核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间隔的一种。以核桃壳为垫隔物,上置施灸。《理瀹骈文》:“凡肩背腰胁手臂腿膝环跳贴骨处疼痛,用沉香、木香、丁香、乳香、麝香、山甲末,裹核桃壳覆患处,正面作圈护住,上用荷叶遮盖以防火落,烧一二,觉热气入内即散。”...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34.htm

隔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间接之一。指与穴位皮肤之间隔以药饼的灸法。亦称药饼。药饼通常用辛温芳香药物制成。具有行气活血,温阳祛寒的作用。常用的有椒饼,附饼,豉饼等。详各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350.htm

山栀生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中间隔的一种。见《治经验集》。用黄栀子打碎水煎取浓汁,加入一些生姜汁,混以面粉和石灰各一份,调成糊状,涂于穴位上。再放一薄生姜片,上置施灸。...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46.htm

小艾 防大病_【中医宝典】

...,这就是最初灸法的起源。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采用直接在皮肤表面烧灼,且较大,壮数(的计数单位)较多,非常推崇应用化脓进行身体保健和预防疾病。魏晋时期,“隔物”为疗多样化开辟了新途径,后到唐宋时期增加了多种隔物灸法并提出预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677.html

麦粒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麦粒疗法是将艾绒制成麦粒大小的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通过施灸,以治疗疾病的—种方法。 本疗法属于灸法中的直接,但非化脓性。宋人窦材《扁鹊心书》载:“凡大人,须如莲子,底阔三分;若四肢与小儿,如苍耳子大;头面,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70.html

涌泉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有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之作用。常灸之有保健益寿之功,是老年保健之要穴。 常用的有涌泉隔姜灸和涌泉无瘢痕(着肤)。 涌泉隔姜灸: 取俯卧位。用鲜生姜片厚约0.4厘米,放于涌泉穴处,上置之。每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35.html

三角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脐中,底边呈水平位,余两角顶点处,用笔作标记,即为穴,左右计两穴。于此两穴上放置中,点燃施灸。当燃至病人感到灼痛时即除去灰,另换一,如此反复,完所需壮数。 【主治病症】 一、疝气偏坠 取定穴后,患左灸右,患右左,每穴14...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99.html

瘢痕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瘢痕疗法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化脓现象,并结为瘢痕,以此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在《针灸资生经》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凡着艾得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说明古代灸法,就要求达到化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10.html

足三里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足三里穴行瘢痕(化脓),是古人常用的保健之法。于此穴施瘢痕,可3年1次,每次各3~5壮,如麦粒、黄豆或半个枣核大。具体操作方法见“瘢痕”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48.html

无瘢痕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无瘢痕灸法又称非化脓灸法。用中、小艾施灸,临床上以达到轻微烫伤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虽起泡但不致诱发成疮。 因其后不化脓,也不留下瘢痕,故易为病人接受。 【操作方法】 先将施术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以增加粘附作用,再放上点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24.html

共找到26,3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