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腹泻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
...艾绒按加工(捣筛)程度不同,分粗细几种等级,临床根据病情的需要而选用。一般若作直接灸,可用细艾绒;若作间接灸,可采用粗艾绒。 艾炷和艾条 艾炷:以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制作方法:制作艾炷的方法...
...阳虚体质的人宜用灸法,可以用硬币大小厚薄的姜片。刺孔若干,贴于神阙、命门、关元等穴位上,捻艾绒如黄豆大小嚣于姜片上点燃,燃尽更换新艾绒,每次15分钟;也可直接拿艾条点燃悬于穴俯,已每次灸15~30分钟。...
...艾卷(艾条)用粗制艾绒卷成圆柱状,长20公分,直径1.2公分,是灸法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每支艾卷重约10克,可燃烧1小时左右。此外,也有在艾卷中掺和某些药品的,叫“药物艾卷”可参见该条。艾绒施灸时所用的主要材料。系将干燥的艾叶(即菊科植物的...
...保健之用。 家庭艾灸时,可以将艾炷放于姜片、蒜片上灸疗,被称为“隔蒜灸”、“隔姜灸”,这种灸法一方面不会伤及皮肤,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蒜和姜的药用功效,增加保健的作用。也可用“悬提灸”,把艾条点燃在身体不适的部位上方2~3厘米处轻绕圈子。此外,...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 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
...灸疗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一、灸法注意事项 灸疗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1.施灸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疗之法,并取得患者的合作。 2、...
...悬起灸之一种。又称温灸。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用于一般灸法适应症。...
...1.按摩:用拇指、中指捏揉鼻翼两侧20~30次。按压鼻通、虎口(合谷)各1分钟。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1次。 2.灸法:艾灸,当发生流清涕和鼻塞时,用艾条采用温和灸法,取一侧或两侧外关,灸30分钟或更长一些时间。...
...、艾条等点燃后,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温热性剌激,并能使药力内透, 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防病治病的目的。 古代医书《医学人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是除药物、针刺之外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传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