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色提出始于《内经》,《内经》有“色诊法”、“色尺诊法”提出,虽然《内经》对色、各有专门论述,并且亦有四专论,但《内经》既然以经络为特点,在经络中色诊和又为主要内容,因此色诊关系相当密切,往往相提并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中医诊断疾病重要客观指标。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本,足少阴之本,足厥阴之脉络本,足太阴之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46.htm

学现代发展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现代化过程中,对中医理论检验摆在了重要方面,中医理论特征是辨证思维,强调天人相应,在学方面也同样以时空间状态变化为特征,中医学体系是一致。中医对人体所进行观察是对活体整体观察,中医传统诊断学中独特、色诊都是全凭感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妇人脉小儿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妇人脉 (1)月经脉:妇人如无他病,左关尺忽洪大于右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弱或细数者多见月经不利;妇人闭经,尺虚细涩者为精亏血少,迟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 (2)妊娠:已婚妇女月经停止,来滑数和缓者多为妊娠表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0.html

方法和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经络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有过之。”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状态,故容易鉴别病。但也不是说其 他时间就不能诊脉,汪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0.html

-滑脉男女准确性多大_【中医宝典】

...挨个儿给老婆搭,每个都觉得是右边滑脉更明显,老师当初是没错。老师又给我老婆从面,手,相,给大家作了分析讲解,老婆也就很配合地作了一回教学实习用小白鼠。 老师心里迷团也解开了,我们就是那20%不准,男左女右不一定准确。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1.html

正确认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疗效,应当是目前研究题中之义最终目的。 近日在北京举行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上,笔者有幸聆听了多位专家报告。他们为中医继承和发扬增添了新活力,将研究成果扩展到更为广阔新兴领域,带动更多人热爱中医、关注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75.html

指法之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沉取”方法则我们讨论举按法有较大出入。平心而论,寸口虽一寸九分,但其皮肉厚薄却不均匀,寸部薄而尺部丰厚。若三指同等用力,则寸关尺三部脉象常常有浮沉之差异。如《四抉徽》所云:“尺居关后肌肉隆起,道沉下,故必推筋至骨,重取方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中医常见病图谱_【中医宝典】

...“”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依据。人体内脏功能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端倪。中医看病注重望、闻、问、切,是其中很重要一环。 最健康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一层雾状薄纱。舌形应为长椭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6.html

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一)诊断学研究发展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兼备,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在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9.htm

共找到959,7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