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色条目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法.既讲形容之条目.当集气色之条目.夫者心之官.色者心之华.心生血而属火.色赤而主.是赤者.之正色也.故察舌色之变.可知病症之殊也.有赤白青黑之色.可分脏腑寒热.色有浅深明暗之辨.可判虚实死生.推而论之.如赤为热.赤之浅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36/53.htm

不怕上脏,就怕上光_【中医宝典】

...一块标牌了。古人把写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鉴》等,可算是一语道破真谛。 俗话说“不怕上脏,就怕上光”。“上脏”,指上有物;“上光”,指上无物。上之物,苔也。为何上有苔则“不怕”,上无苔而“怕”,这还得从望与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82.html

的注意事项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某些食物、药物可影响舌苔颜色,造成辨色假苔,应注意问诊鉴别。 1.光线:充足柔和的室内自然光线,伸舌时可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舌面,避开有色的墙壁、窗帘等物体反光干扰。 2.姿势:患者坐位,重病卧位亦可,自然伸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70.html

现代学等引起西方关注_【中医宝典】

...医学有众多联系,中医药已经引起了西方的关注,如‘现代学’。” 戴汝为院士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第六次中医药发展讲坛上发表上述论述的。戴汝为院士以系统科学为基础,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角度,论述了当今中医药创新发展必须具备的系统科学理论及方法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23.html

先兆——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相是最真实的外镜,较少受心理情绪的影响。故可以说是人体外露的内脏。尤其舌质绝无真假之愚,故当其他外相被真假所乱的情况下,细察底,必能识其真伪……在我国历史悠久,远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即已有记载,如:“贞疾,枽于妣庚”二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16.html

形容条目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凡察之形容.前已述其提纲.今当集其条目.盖者心之苗.心者身之主.故观之形.可身之病也.有形容.可分脏腑.色有浅深.可辨虚实.然脏腑之病症.皆有虚实之分.则形容之气色.当有浅深之辨.诸书谓满黑苔而生大刺.干燥底红者.实热也.生...

http://qihuangzhishu.com/736/52.htm

“瘀血象客观化系列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_【中医宝典】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陈群教授牵头的“瘀血象客观化系列研究”日前取得阶段性进展。该研究成果不仅在教学、科研、临床中广泛应用,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该项目以中医研究为主方向,结合血瘀证的最新研究进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70.html

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历来为医者所重视,望对了解疾病本质,指导辨证论治有重要意义,故有“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之说。 望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舌质也称体,是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垢,由胃气上蒸而成。病苔由胃气夹邪气上蒸而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42.html

中医辨病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 部运动不灵活,有此僵硬,说话不清,常是脑血管破裂的先兆,或是中风的后遗症。 舌面出现芒剌,一般表明患有肺炎及其它发高热的疾病,猩红热病人的也是这样。 伸舌时震颤,表明神经衰弱和久病体虚。 舌苔黄腻,反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化道中腐败...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14.html

的综合研究的专著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脉学和取得进展的同时,对于四的综合研究,亦有不少专著。 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之一的《四诊法》,内容虽偏重于切脉,但也详实地记述了五官、色脉、声、问病、辨等诊察方法。《医宗金鉴·四心法要诀》(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3.html

共找到49,3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