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小云:中医脉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加以提取;三要对提取脉象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区分。 寿小云病脉诊断体系中,诊脉部位精细和对脉管周围组织细微体察是关键。 关于寸口脉部位,他认为《素问·脉要精微论》描述最为详尽和实用。把寸口脉由寸、关、尺三部再细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诊脉要求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凡诊脉皆仰置其手,反仰,谓将腕高枕,而手掌反折垂下,于是筋脉为之牵引绷急、而挺起矣,故沉者亦外见而可也。”无论是覆手诊与反仰手诊,均为脉沉伏、微弱之时,使患者采用一种特殊体位诊法。前者欲借地心之弓I力,使脉搏变得显见一些;后者则期望...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0.html

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间.肝胆之部也.脐上属胃.脐下属肠.大属太阴.脐腹属少阴.少腹属厥阴.冲任在于中央.肾部主乎季胁.以及左胁属肝.右 属脾.皆家所宜究心者.由是而观.则上下左右不同.前后中外亦异.按其经络.分其部位.而病症之殊.治疗之辨.亦有确可凭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30.html

与脉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认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与脉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色脉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诊法则是取桡动脉脉搏,因此脉动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中医诊脉部位都是动脉位置浅表可以触到搏动部位,桡动脉则是最主要,后世脉法即以桡动脉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脉,是医者以指腹按一定部位脉搏诊察脉象。通过诊脉,体察患者不同脉象,以了解病情,诊断疾病。它是中医学一种独特诊断疾病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92/22.htm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徐春甫《古今医统》)。由此可以深感脉在中医诊治中的重要性。然而,中医脉现状,正如陈先生所言:“由于受西化思维影响,现实中一些中医师西化,忽视甚至遗弃了中医四,反而借助西医诊断技术来处方用药,能够诊脉述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周仲瑛_四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对象,详察细辨。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交谈,“诈病”者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切 切诊主要含脉、触诊两部分。一、脉诊脉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程度,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客观价值。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小儿脉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脉,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分寸关尺三部。此外,小儿临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脉气亦乱,故难于掌握,后世医家多以一指总候三部。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左手握小儿手,再用右手大拇指按小儿掌后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以上...

http://qihuangzhishu.com/92/29.htm

诊脉之道_《家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初轻按以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再重按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部寻究.一呼一吸之间.要以脉行四至为率.闰以太息.脉五至.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脉.看在何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shuyao5305/217-9-0.html

共找到881,7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