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发生于颐颔部位的一种化脓性感染,虽与痄腮相似,但本病多继发于伤寒、温病、脉疹的后期。由于汗出不畅,余邪热毒未能透泄、郁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故又名“汗毒”。初起身热恶寒、肿如结核、微有热痛,以后脓肿渐渐增大,热痛亦加剧。如不...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小儿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临床应用证明,用野菊花叶性味苦辛、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被誉为治痈要药;赤小豆性甘平,解毒排脓,利水消肿;另辅以有抗炎、粘附作用的鸡蛋清调和诸药,作用迅速,疗效确切。(蒲昭和) ...
...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哈蟆瘟”,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成人偶可得病,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
...便于操作。 取穴取患侧角孙穴,双侧肿大取双侧穴,预防可任选一侧。 操作步骤将患侧耳壳向前曲折,耳尖正上方入发际处,用龙胆紫作标记,75%酒精消毒后,取灯芯草3~4厘米,将一端浸入油中(麻油)约1厘米,用左手捏住灯草1/3处,点燃后迅速向穴位...
...宜食物品 痄腮患儿宜吃下列食物。 绿豆 性凉,味甘,是一味最为理想的清热解毒、泻火消暑的药食兼用之品,对痄腮的风温热毒尤为有效。据《江西医药》1996年第6期中介绍:用生绿豆100克,置小锅内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2~3个,再煮约20分钟...
...焦三仙等同用。 2、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头晕:可配天麻、菊花、藤、白蒺藜、白芍等同用。 3、头面受风、口面歪斜:可配蜈蚣、全蝎、白芷、白附子等同用。 4、颈部瘰历、乳蛾(扁桃腺炎)、痄腮(腮腺炎)等,可配合桔梗、生甘草、锦灯笼、山豆根、射干...
...指发生于颐颔部位的一种化脓性感染,虽与痄腮相似,但本病多继发于伤寒、温病、脉疹的后期。由于汗出不畅,余邪热毒未能透泄、郁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故又名“汗毒”。初起身热恶寒、肿如结核、微有热痛,以后脓肿渐渐增大,热痛亦加剧。如不...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5-15岁发病最多,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后z日内可以发病,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 ...
...忌食物品 痄腮者忌吃下列食物。 狗肉 性温,味咸酸,为温补性食品。凡感染性疾病之人,皆不宜食。痄腮为腮腺病毒感染,且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火热邪毒之症,故在发病期间和病后恢复期皆忌食狗肉。 羊肉 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
...厥阴肝经循行所过,但肝脏体阴用阳,易升易亢,欲使肝阳不致妄动,必赖肾水之涵养,故应属阴虚痰瘀气滞之阴证,宜用养阴疏气化痰之法。曾于临床治疗30例病人,治愈率达30%左右,总有效率90%以上。腮腺炎中医称“痄腮”,有急慢之分,急性者易起易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