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铜人一起陈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便于人们学习和研究,朝廷又命王惟一铸造针灸腧穴铜人模型。接旨后,王惟一亲自设计铜人,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的全部过程,他都和工匠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终于在公元1027年铸成了两座...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8.html

腧穴配属阴阳五行_《手掌疾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五腧穴阴阳五行的配属,早在《灵枢·本输》中就指出,六阳经井属金,荥属水,输属木,经属火,合属土;五阴经井属木,荥属火,输属土,经属金,合属水,但还缺少了手少阴心经五腧穴,其后由《针灸甲乙经》补全。《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

http://qihuangzhishu.com/134/29.htm

王惟一开创了针灸学的腧穴考试要进行实际操作的先河_【中医宝典】

...置于大相国寺仁济殿。两具针灸铜人均仿成年男子而制,躯壳由前后两件构成,内置脏腑,外刻腧穴,各穴均体内相通,外涂黄蜡,内灌水或水银,刺中穴位,则液体溢出,稍差则针不能入,因而可使医生按此试针,以供教学和考试之用。王氏前所撰针灸著作也名为《铜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3.html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总计载穴365个,而不是人们以往所认为的360穴。卷二实际上是王执中的针灸论文集,集中体现王氏对于取穴、施灸、灸后护理、针灸禁忌以及针药关系等针灸学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卷三至卷七主要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太平圣惠方》、《千金要方》三书所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9.html

腧穴的分类_【中医宝典】

...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它经脉、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48.html

巨刺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巨刺法是《内经》记载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 《灵枢•官针》日:“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由于经脉在人体大都有左右交会的腧穴,脉气能左右相贯,故左•经有病,取右经的腧穴也能治疗,右经有病,常可取左经的腧穴而有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61.html

腧穴学总论_【中医宝典】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内经》中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溪”等名称。《甲乙经》中称为“孔穴”、《圣惠方》中称为“穴位”。 腧穴是针灸施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39.html

王焘《外台秘要》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王焘在图上除标明腧穴的位置外,还特别标明了禁灸宜灸的穴位,用红黑两种颜色标出。在腧穴的排列顺序上,王焘主要依据循经取穴的方式进行排列,将所有腧穴都按经脉进行归类,并对取穴部位、主治病证、施灸壮数等作了阐述。 王焘在针灸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7.html

中医推拿的治疗原则_推拿基础_【中医宝典】

...必须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根本原则。 选取穴位和部位。伤外科疾患一般是以痛为输,局部取穴,因为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病变,其症状表现部位大多即是病变部位的区域,但如果急性损伤,局部疼痛肿胀剧烈,就应该:先选取邻近的穴位和部位进行手法操作,待病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46.html

针灸美容的分类和原则_针灸美容_【中医宝典】

...间接灸,直接灸是用艾条在离皮肤有一定距离(约1--3cm)处灸,间接灸则多用隔姜灸法。 针刺美容原则 (1) 取穴配穴 由于针刺美容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全身调整,因此,必须局部全身取穴相结合,方有较好疗效。局部取穴可以通过活络,改善循环,促进...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927.html

共找到266,4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