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心主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为血府,心与脉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因而形成脉膊故能心动应指,脉动应指,心脏有规律的搏动和血液在管内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

http://qihuangzhishu.com/92/23.htm

变动的解释_变动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变化;更动 change;altenation fluctuation 而悠久成物理,转在变动不居(不停止)之中。——〔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为善的心变动变动几个名词 国语辞典 移動、改變。 易經.繫辭下:「變動不居,...

http://hanwen360.com/c/338431.html

黄胆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以致胃气上逆是以呕吐,胆火亦因之上逆黄坤载谓,非胃气下降,则胆火不降,致胆管肿胀不能输其汁于小肠以化食,遂溢于血中而成黄胆矣。治此证者,宜降胃气,除脾湿,兼清肝胆热则黄胆自愈。处方 生赭石一两轧细 生薏米八钱捣细 茵陈三...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03.htm

附:心包络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医学入门·脏腑》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府,是...

http://qihuangzhishu.com/44/11.htm

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心、脉与脉象的关系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心、脉是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的脏器。 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心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6.html

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现名《治百病方》现名《上下经》《扁鹊内经》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全面阐术了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法、治疗、摄身及...

http://qihuangzhishu.com/76/5.htm

中医脉象浮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多概括到浮内。在某些情况下如季节脉,亦还使用“毛”这个形容词而作为脉名,其它的就不作为脉象名称使用了。例如:“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日肺平……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日肺病。死肺脉来,如物浮,如风吹毛,日肺死。”《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9.html

壮族的医药发展3_【中医宝典】

...解毒治疗方法,有较多的认识对解剖及生理病理认识 北宋庆历年间,在壮族聚居的广西宜州,曾经发生了一次壮族农民起义。统治者以诱捕的方法,捕获了区希范、蒙干等义军首领56人,全部杀害,并命宜州推官吴简及一些医人,对尸体进行解剖,绘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00.html

四时变动_《洗冤集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湿地,用荐席裹角埋瘗〔着〕,其尸卒难变动。更详月头、月尾,按春秋节气定。盛热∶尸首经一日,即皮肉变动,作青黯色,有气息;经三、四日,皮肉渐坏、尸胀、蛆出、口鼻汁流、头发渐落。盛寒五日,如盛热一日时;半月,如盛热三、四日时。春秋气候平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xiyuanjilu/321-4-7.html

从时间到自然整体:天下随时,道法自然,立象尽意——《内经》认识世界三原则_【中医宝典】

...领域的联系,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 事物自身关系包括稳定和不稳定的表现和事物外部关系包括与认识主体的关系的表现,这两个方面整合起来,才构成事物的现象层面,即自然整体层面。 可见,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不仅仅是事物自身的整体,它同时还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193.html

共找到561,5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