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脏部位论_《类经图翼》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为四之一,所关最切,兼之俗弊,每多讳其因,隐其色,不出一声,单用以试医之高下,此虽病家之自误,然医当此际,苟脉理甚明,不得声色病缘之相合,尚恐其有逆顺真假、证相反之误,而矧夫并经络部位之俱错,其误又当何如?!此脉理之不明,而医...

http://qihuangzhishu.com/641/169.htm

部位_《脉理求真》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自当于两寸;论上下位置,则大小又当于两尺。而乌程林之翰专推王氏脉经,本以经络贯注当于寸之说,着为管窥附余,其理虽属不易;但将诸家大小尺之说,借为诋毁,以表独得,不惟理与内经相违,且更生其上下倒置之弊矣。)然五脏六腑,其靡不悉统...

http://qihuangzhishu.com/846/3.htm

小儿基础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布局,小儿脉息至数等等,各持已见,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日:“凡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为主,而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足见小儿诊法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 年龄与至数 小儿年龄与脉搏至数有直接关系,故持之道,必先明小儿年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0.html

实用_【中医宝典】

...实用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8.html

切诊之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主疏泄,以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血等等。可见脉象形成与各脏均有密切关系,因而临床意义在于可以了解疾病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推断病情轻重及其预后情况。 (二)部位和方法 常用“寸口诊法”。部位在手腕部寸口,此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38.html

周仲瑛_四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对象,详察细辨。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交谈,“诈病”者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切 切诊主要含、触诊两部分。一、诊脉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程度,凭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客观价值。...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如何正确应用_【中医宝典】

...是一种简便而细致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2.html

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方法、名、正常、病以及死认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人迎气口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在关为气口”关于人迎气口部位,我们认为以《内经》说法为正。因为两手关前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语出《脉经》,不同于《内经》之说,《素问》、《灵枢》各篇,从无“关”提出,却有人迎气口部位说明。且有“口人迎应四时,上下相应”之文( 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4.html

妇人脉与小儿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妇人脉 (1)月经脉:妇人如无他病,左关尺忽洪大于右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弱或细数者多见月经不利;妇人闭经,尺虚细涩者为精亏血少,迟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 (2)妊娠:已婚妇女月经停止,来滑数和缓者多为妊娠表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0.html

共找到1,113,7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