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径曰∶予洪大,自幼已然。医知其素,遂免误。又有汪氏妇,肥而沉细,按至骨,稍见些微。有疾,医诊之,骇曰∶此气血两虚,阳将绝矣。遂用十全大补,即发烦躁,已而发狂。予知其药误,投以三黄石膏汤救醒。(余午亭)...

http://qihuangzhishu.com/472/68.htm

如何对待《内经》的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要理解《内经》的的形成过程,它在内容丰富多彩的同时,反映出在它前一个时期的起源的内容和在它之后深化、统一等进一步完善的素材和基础的意义。 是医经一派的成就和待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的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7.html

《丹医秘授古》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体上?中?下(或五脏)气脉盛衰与疾病状况的诊脉方法,因此一般认为:中医的诊脉方法发展成现今所见之方式,确实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将王叔和作为诊之法发生转变的始作俑者,或褒或贬地加以评说。《丹医秘授古》站在尚古、复古的立场上,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0.html

讨论_《丹医秘授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候》中以此作为丹道家学建立的基础——丹道家根据“内视”的方法,从活人上向内求得及建立其理论体系。不管“内视”之说是否真实,《丹医秘授古》与所谓的“气功”之学间的联系却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的诊候中,均可见到“候脉”与“候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6-0.html

一提金六经证治_《伤寒六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宜发表。诊脉法脉浮紧有力,为伤寒。浮缓无力,为伤风。用药冬月正伤寒,用升阳发表汤。(即加减麻黄汤。)冬月伤风,用疏邪实表汤。(即加减桂枝汤。)春秋无汗,用羌活冲和汤发表;有汗,用加减冲和汤实表。夏月无汗,用神术汤;有汗,用前加减冲和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iushu/700-11-2.html

太渊第一以穴名也。_《丹医秘授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时快,缓息时缓之谓也。亦危证见之。五、开肺气:凡诊得太渊阴脉、或十怪、或不出者,可以剑诀开气开之,开后再候脉。如顿转佳者为可治,或勉可作无望之望而治。否则为难治或不治之证矣。其先以剑诀取云门,次以平指或丁头劲取池泽(曲池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3.html

明疮疡理论_《外科启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者陌也.径也.乃血气之径路也.然诊脉之时.出于医学精明.奥于七诊.心灵智变在毫忽间.浮沉迟速之机.表里虚实之际.诀虽详.疮症少异.余之才菲德薄.喜其文不繁.而一语解开.可为千载之师何也.缘古今名医.累世虽遗秘术传家.及至紧要.竟...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qixuan/730-8-2.html

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内也。得坎象者为男,得离象者为女。所以男多沉实,沉实者,中满之象;女多浮虚,浮虚者,中虚之象。无论人之老少强弱,之部位大小,但因象察象,无不如响之应,然尤于两尺为最也,足称。《诀》云∶欲产之妇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痛应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46-1.html

《丹医秘授古》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道门《丹医秘授古》的故事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的抄本 二、《丹医秘授古》的内容 《丹医秘授古》 前言 太渊第一以穴名也。 离经脉第二 守灵第三 趺阳脉第四 人迎气口第五 青龙脉第六 太冲脉第七 龙曜脉第八 神阙第...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index.htm

武的解释_武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巧。 文選.王襃.洞簫賦:「狀若武,超騰踰曳。」...

http://hanwen360.com/c/150339.html

共找到162,4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