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少泄泻,应当是脾虚痰邪阻滞兼有津液虚少。用温燥药治疗后胃阳盛所以胃口稍开,邪气盛阴津更虚所以‘右脉宽泛,泄则加添,小便不通’,增添了利水之药后津液更加亏虚,于是再诊增加了‘周身痹痛,六脉弦细而沉’的症状。泄泻虽然多以脾虚湿盛为病因,但...
...一小童上达,年十六,忽面大肿,足也微肿,喘息不安,此脾虚湿气壅盛所致。酒芩、桑白皮、防风、葶苈子、陈皮、羌活、升麻、甘草、泽泻、白术,此上下分消法也。服后肿势稍退,但正气甚虚,以六君子汤加麦芽、泽泻调理而安。一日因多饮食,且感风寒,痰涌吐...
...益气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运脾,化湿解表之效,切合脾虚复感之病机。 [选自吴大真,乔模.现代名中医儿科绝技,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低血钙性惊厥(中医:慢惊风)。 【辨证】 脾虚肝亢。 【治法】 益气健脾,豁痰息风。 【方药】 党参9g,云苓6g,陈皮6g,白芍6g,甘草6g,枣仁6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川芎5g,羌活5g,琥珀(冲)0.5g,石菖蒲6g,天麻5g,...
...患儿形体高大,神情呆滞,胆怯少语,坐立不安,举止粗暴,稍不如意则大叫大嚷。 【查体】 舌质淡,舌尖红,有瘀点,全舌满布厚腻白色兼微黄苔,脉缓滑。 【诊断】 智力低下(中医:五迟、五软)。 【辨证】 痰瘀阻滞。 【治法】 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辽宁中医杂志,1986,(2):14] 汪受传医案——食积 患儿唐某,男,3岁。 【初诊日期】 1999年9月24日。 【主诉】 纳少伴腹胀3月余。 【现病史】 患儿近3月余纳少,腹胀,时有腹痛,问见呕吐食物,气味酸腥,大便尚调。患儿无发热,...
...确诊为“脑积水”而治疗无效。患儿指纹伏,舌苔薄。 【诊断】 脑积水(中医:解颅)。 【辨证】 脾虚水泛。 【治法】 益气健脾利水。 【方药】 防己1Og,椒目6g,葶苈子5g,熟大黄3g,桂枝6g,连皮茯苓20g,猪苓lOg,泽泻1Og,...
...□ 史锁芳 郭立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咽痛是临床常见病症,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可与咳嗽、发热等并见,临床常见并发阴虚兼夹脾虚、或痰浊阻闭、咽喉受损导致发声困难。笔者在研读《伤寒论》过程中发现张仲景在治疗咽痛一症时颇具卓识,现将学习心得...
...此脾虚而痰滞.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少加羌活.外用阴阳散.以姜汁调搽而消.后因劳.头晕作呕.仍以前药去羌活.加蔓荆子而愈.震按此即世人所谓湿痰流注也.劳则吐痰体倦.脾虚易明矣.阁老梁浓斋.气短有痰.小便赤涩.足跟作痛.尺脉浮大.按之则涩....
...一小童上达,年十六,忽面大肿,足也微肿,喘息不安,此脾虚湿气壅盛所致。酒芩、桑白皮、防风、葶苈子、陈皮、羌活、升麻、甘草、泽泻、白术,此上下分消法也。服后肿势稍退,但正气甚虚,以六君子汤加麦芽、泽泻调理而安。一日因多饮食,且感风寒,痰涌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