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十九) 卷之二 肩部第三(凡二十六腰部第四 中行自第一椎.下行至尾 骨.凡十四第二自第一椎两旁挟脊各一寸半.下行至 骨下.及八 .凡四十四第三自第二椎两旁.挟脊各三寸至二十一椎下凡二十八. 卷之三 胸博第五...

http://qihuangzhishu.com/912/index.htm

的解释_裱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裝潢字畫、冊頁和書籍等,使其精美牢固,以便於收藏或展示。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七.裱十三科:「世人但知醫有十三科,畫有十三科,殊不知裱亦有十三科。」 用紙、布或絲織品為襯底,將書畫等裝潢起來。 明.阮大鋮.燕子箋....

http://hanwen360.com/c/201057.html

人形第五_《黄帝明堂灸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陶道 一,在项大椎节下间,俯而取之陷者中,灸五壮。主头目眩重, 疟寒热洒淅矣。肺俞 二,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宛宛中,灸三壮。主肺寒热,肺痿,上喘咳嗽,唾血,胸胁气满不得卧,不嗜食,汗不出,及强弦急也。神道 一,在五椎下间陷者中,...

http://qihuangzhishu.com/913/49.htm

孙真人针十三歌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趾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四针掌上大陵,入针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为鬼路...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677.htm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歌_《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中神庭风府始.舌缝承浆颊车班.少商大陵间使连.乳中阳陵泉有据.隐白行间不可差.十三是秋夫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929-11-2.html

背部第二(左右凡四十四)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府。在第二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治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风劳,呕逆上气,胸背痛,喘气,卧不安。针入五分,留七呼。今附∶若频刺,泄诸阳热气,永不发痈疽,可灸五壮。3.肺 ∶二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各一寸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14-3.html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凡百二十六)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旁两则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各五.本经气也.又次旁两.则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各五.足少阳气也)项中大筋两旁各一(谓天柱二也.)风府两旁.各一.(谓风池二也)挟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今中诰孔穴图所存者...

http://qihuangzhishu.com/912/64.htm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歌_《针灸聚英》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人中神庭风府始.舌缝承浆颊车班.少商大陵间使连.乳中阳陵泉有据.隐白行间不可差.十三是秋夫置....

http://qihuangzhishu.com/929/145.htm

背部第二(左右凡四十四)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府。在第二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治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风劳,呕逆上气,胸背痛,喘气,卧不安。针入五分,留七呼。今附∶若频刺,泄诸阳热气,永不发痈疽,可灸五壮。3.肺 ∶二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各一寸五...

http://qihuangzhishu.com/716/93.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若手文。 又壽也。《爾雅·釋詁》,壽也。《詩·大雅》黃耉台。 又《魯頌》黃髮台。《傳》台,皆壽徵也。 又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形如字也。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 又《玉篇》堂北曰...

http://hanwen360.com/k/80CC.html

共找到147,6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