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胃结核十分罕见。多继发于肺、腹膜、骨骼、肠结核。胃结核的发病率远较肠结核为低,其原因可能为: 1.胃黏膜较完整。 2.胃壁的淋巴滤泡较少。 3.胃的排空快,咽下的结核菌在胃内存留的时间短。 胃结核常与其他胃部疾病并存...
...二)发病机制 胃脂肪瘤可发生于胃体和胃窦,以胃窦部多见,90%源于黏膜下生长,肿瘤向胃腔突出形成胃内型;10%于浆膜下生长,向胃外腹腔内突出形成胃外型。 1.大体观察 80%~90%的胃脂肪瘤为单个肿瘤,10%~20%可多发,肿瘤常为无蒂的...
...(一)发病原因 新生儿胃扭转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可能与小肠旋转不良有关,使胃脾韧带或胃结肠韧带松弛而致胃固定不良。多数可随婴儿生长发育而自行矫正。 成人胃扭转多数存在解剖学因素,在不同的诱因激发下而致病。胃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食管下端和幽门部...
...按临床表现分为如下2型。 1.无孔隔膜 见于新生儿,表现为完全性幽门梗阻,生后不久即出现频繁的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往往有呼吸困难、发绀和流涎过多等现象。患儿出生后可排出少量胎便,但以后都无大便排出。体格检查可发现上腹部膨胀,可见胃中、...
...。双胃也是空泡化不全形成的。 2.外胚层与内胚层粘连学说 McLetchie提出,消化道畸形的发生与胚胎3周时发育障碍,内胚层与外胚层发生异常粘连有关。当时,正是脊索形成阶段,脊索首先分裂成两段,通过两段间的孔道,内、外胚层发生粘连。这样,...
...因为残胃癌的发生,起码于胃部分切除术后5~10年以上,在有限的残胃淋巴瘤的病例报道中,发病最短时间是胃大部切除术的9年之后,而大多数于20年或更长时间后才出现残端恶性淋巴瘤。所以残胃原发淋巴瘤在中年以上的良性胃部分切除术者发病的可能性大。...
...良性肿瘤很少见,通常不包括胃息肉症,约占胃肿瘤的3%左右。可分为二类 : 1、息肉样腺瘤或腺瘤。 2、间叶组织肿瘤。 1、息肉样腺瘤——来自胃粘膜的上皮组织 ,该肿瘤在临床上癌变率最高可达 1/3以上,肿瘤若大于 2c m以上应考虑有恶变...
...(一)发病原因 以前认为,胃隔膜的发生与胚胎期原肠的再通有关,即Tandler假说。该假说认为,在胚胎6周后消化道上皮发生增殖,使管腔闭塞成实性索状体,尔后,该索状体内出现空泡化,继而空泡融合,管腔再通。如在发育过程中幽门部停止在实性索状...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做胃部钡餐检查或做胃镜时发现,部分胃憩室的病人又可同时合并其他胃肠道病变,因而有症状也不一定是由胃憩室引起。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剑下钝痛、胀痛及烧灼感,或有阵发性加剧,可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吞咽困难。发生于剑下的餐后...
...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gastric atony)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动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均可引起本病。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