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大肠相表里”,是通过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hedachang-2275.html

三焦辨证的认识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不解,邪热内陷,致心窍阻闭,则为逆传心包,见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等症。这一证候虽属上焦,见于温病初期,但病情危重。 上焦湿热 即湿热侵犯上焦,位在皮毛的证候,为湿温病的初期阶段。见恶寒重,发热轻,或午后发热,头重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2.html

陆德铭_二、识是关键,辨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陆师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把辨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1.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辨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之名, 能识病名而后其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小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机,判断位、性以及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这是中医临床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小肠辨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8.html

中医诊断之辨证病案_【中医宝典】

...辨证中审证求因.辨明机为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有同异治,异同治的方法,其中辨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临床表现可以有不同的机,如咳喘一证,既可以是外邪犯所致,也可以由肾不纳气引起。其治疗方法显然就不一样,前者需要祛邪宣肺,后者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8.html

大肠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大肠相表里”,是通过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03.htm

大肠俱虚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阴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名曰大肠俱虚也。...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174.htm

大肠部_《脉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象金,大肠合为腑(大肠为传导之腑也)。其经手太阴(手太阴脉也),手阳明为表里(手阳明大肠脉也)。其脉浮(浮,脉之大形也)。其相季夏六月(季夏土王金相)。其王秋三月,废冬三月,囚春三月,死夏三月(夏火王金死)。其王日庚辛,王时晡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11/28.htm

辨证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辨辨证相结合,先辨,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机变化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辨,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

http://qihuangzhishu.com/80/10.htm

顾乃强_一、注重辨辨证的相关性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可以在用药后部分缓解,但局部触诊在块中触及质硬有棱角的孤立性肿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通过各种现代辅助检查手段,最终病理活检而尽早确立病名,不要贻漏病情,强调首重辨辨证参合在辨之中,注重辨辨证二者的相关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unaiqiang/560-3-1.html

共找到346,0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