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样手段为自己辩护,实在可鄙;而且“听说雪纹的文章也是他做的”。想起孙伏园〔5〕当日被红信封绿信纸迷昏,深信一定是“一个新起来的女作家”的事来,不觉发一大笑。 《莽原》第一期上,发了《槟榔集》〔6〕两篇。第三篇斥朱湘〔7〕的,我想可以...
...所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Esperanto),一八八七年公布。 〔3〕 鲁迅最早赞成世界语的文章,参看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发表的《渡河与引路》(后收入《集外集》)。 ...
...仲”谐音。何几仲是辛亥革命后中华自由党绍兴分部骨干分子。这里的“鸡虫”是双关语。 〔3〕 海草国门碧 李白《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海草三绿,不归国门。” 〔4〕 本首曾另收入《集外集》,与此处所收稍有不同。参看本卷第141页。 〔...
... 杜衡(1906—1964) 原名戴克崇,笔名苏汶、杜衡,浙江杭县人。三十年代以“第三种人”自居,攻击左翼文艺运动,曾编辑《新文艺》、《现代》等刊物。著有短篇小说集《还乡集》、长篇小说《叛徒》等。 〔3〕 《火炬》 上海《大晚报》的文艺副刊...
...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1〕 此上海有正书局翻造本。其广告谓研究木刻十余年,始雕是书。〔2〕实则兼用木版,石版,波黎版〔3〕及人工著色,乃日本成法,非尽木刻也。广告夸耳!然原刻难得,翻本亦无胜于此者。因致一部,以赠广平,有诗为证: ...
...做了几句序〔6〕。跋的大意是说这书的前半部原在《改造》〔7〕杂志上发表过,待到地震后掘出遗稿来,却还有后半,而并无总名,所以自己便依据登在《改造》杂志上的端绪,题为《苦闷的象征》,付印了。 照此看来,那书的经历已经大略可以明了。(1)作者本...
...无题二首〔1〕 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其 二 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2〕 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3〕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知人写字五幅,皆...
...《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1〕 我们进小学校时,看见教本上的几个小图画,倒也觉得很可观,但到后来初见外国文读本上的插画,却惊异于它的精工,先前所见的就几乎不能比拟了。还有英文字典里的小画,也细巧得出奇。凡那些,就是先回说过的“木口雕刻”...
...《游仙窟》序言〔1〕 《游仙窟》今惟日本有之,是旧钞本,藏于昌平学〔2〕;题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作。文成者,张族鸟〔3〕之字;题署著字,古人亦常有,如晋常璩撰《华阳国志》〔4〕,其一卷亦云常道将集矣。张族鸟,深州陆浑人;两《唐书》〔5〕皆附...
...秋夜有感〔1〕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2〕 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3〕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4〕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5〕 九月二十九日 〔1〕 《鲁迅日记》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