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_名人名言_【文学360】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解释】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老子名言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6.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评析

...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出奇制胜。这表明,老子的用兵治国安邦有截然的区别,即用兵要奇,治国要正。“以奇用兵”实际就是要变化莫测、神出鬼没。战争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是国家政治无法正常运轨时不得已而采取的下策。老子反对战争,但战争却不可避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道家的教育思想_道家_【文学360】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孔丘同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7.html

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_道家_【文学360】

...的精神表现,“不敢为”即是不敢强以人为而伤自然人性,但也不是放任而以随波逐流的方式来服膺于自然;是人文化的自然,而非原始的自然。 2、无为而无以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于此提倡的是“公仁”、“公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1.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知动,弱者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老子他说》第四章:存在不存在间_道家_【文学360】

...无法比拟它像个什么。假使真有一个能主宰万有的大帝,那么,这个能创造大帝的又是谁?这个“谁子”的“谁”,才是创造大帝万物的根本功能,也姑且强名叫它是“”。但是本无形,本无名,叫它是“”,便已非。因此,只好形容它是“象帝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0.html

老子的解释_老子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

http://hanwen360.com/c/321543.html

老子无为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他的姓名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的是根据他所流传下来的言论来了解他的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先世为宋国亡殷遗民,他本人移居苦县,苦现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0.html

老子的著作_道家_【文学360】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无”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损有余而补不足,人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4.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评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说:“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的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共找到521,9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