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七十五章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揭示了老百姓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的反抗是由统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税所引起来的,这是说,剥削高压是政治祸乱的最实际的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说:“本章文显义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8.html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美;善辩;知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4.html

韩非思想

...强调君主统制权视为一切事物的决策核心,君权是神圣不可侵犯,君主应当运用苛刑峻法重赏来御臣治民,以建立一个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在其《韩非子》里面有《解老》《喻老》两篇,直述自己思想部分也源自于老子,故后世称之为道法家,意味从道家里面延伸...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932.html

老子想尔注》在线阅读

...老子》的注释本,此书早佚。清末於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现藏大英博物馆。此书作者,或说张道陵,或说张鲁,或说「想尔」为仙人名。其内容多《太平经》相合,吸取了後者的宗教思想社会政治观,也有河上公解释《老子》的观点,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52.html

老子到孙子-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主流之一,人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老子,但多半亦仅仅说到老子而已,最多并称“老庄”。其实,道家的“巨擘”,不止这一二人,尝朋友说笑:道家有三代人物,老子、儿子——倪子、孙子。当然,这只是说笑,他们并没有血缘的祖孙父子关系。 不过孙子——春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7.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评析

...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以上所讲“合”“张”、“弱”“强”、“废”“兴”、“取””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对于人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8.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评析

...呐喊。这种立场和观点,我们感到孔孟和儒家所讲的“君末民本”的思想或多或少有些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因为“君末民本”的仍是在为封建统治者做长远打算。然而这种主张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已基本得到学者们的肯定,那么我们觉得老子的这些主张,是不是也应当得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道家思想主张_道家_【文学360】

...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刚刚相反,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认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而法律则是人为)是对人类的束缚,要全部舍弃;法家则主张要用法律去惩治人,认为人类本性顽劣,要用权威去治天下。 道家虽然学派上有所区别,但就其主旨来说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30.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生即是苦”等等。等于是说有些人注定要倒霉,而另外有些人则相反。等等。 ◆而道教或道家则从“相对”的观点,认为佛教所说的“苦”就是“乐”。当然作为“意识形态”的道教或道家思想这里所要谈的《老子》存在根本的区别。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太上老君李老子-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太上老君李老子-出自《老子他说》 现在再循历史时代回溯上去。例如最著名的汉朝的“文景之治”,汉文帝景帝父子相继,为汉朝鼎盛的尖峰时期;唐朝的“贞观之治”,乃至于唐玄宗——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写的夜半杨贵妃窃窃私语,发誓“在天愿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1.html

共找到264,7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