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即补气摄血、补气止血、补益摄血。指用补的方法治疗血,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候。症见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月经过多,崩漏等,其血色淡质稀,兼见少气懒言,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白光)白,舌淡,脉细弱等,治用归脾汤加减...

http://qihuangzhishu.com/166/919.htm

摄血疗紫癜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黄芪易为10克,续服8剂后紫癜全消,诸症告愈。3个月后随访未发。 过敏性紫癜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血管壁渗透性、脆性增高而致,本例始用西药常规治疗,紫癜仍不断反复出现。血,主四肢,脉症合参,辨属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血不循经,瘀于皮下所发。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810.html

痛候_《古今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机大抵人病胸膈心腹疼痛,动辄饮食劳倦所伤,则脾气为之郁滞,或犯寒暑湿热及食积痰气,受之而作心痛,此痛也,非心也。心痛门具九种之痛,从可审矣。凡家作痛,每每停聚不散,或满或胀,或不思食,膈间水声,食物相触则作疼痛。其有乍作乍止、来去...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72-2.html

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术语。指的主要功能之一。指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难经·四十二难》:“()主裹血,温五脏”;主中焦,化生营气,营行脉中,血由气摄,脾虚则营气化生不足,影响统摄血液的功能,容易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116.htm

血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因能益气,脾气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气虚就有可能影响这种统摄血液的功能,血液由经脉外溢,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pitongxue-2323.html

与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体内的水湿亦可正常的运化;当脾气虚或脾阳虚时,水湿运化失调可导致水湿停留。如停留于肌肤则产生水种;停留在肺则成痰饮;停留于体腔如胸腔、腹腔则出现胸水或腹水。因此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之说。 (二)血是就指统摄控制血液的流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07.html

燥_《校注医醇剩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三钱) 料豆(三钱) 红枣(十枚)参、枣、归、芍,家血分药,与涵木养营汤同。以肝藏血,血也。生地与山药、料豆同用,有补及肾之意,所以命名泽下。石斛有咸味者,亦能滋肾,因燥必吸肾阴。气血虚之便硬,反不思食,无攻泻之可进,麻仁、苏子油...

http://qihuangzhishu.com/722/44.htm

解析“见肝之病,知肝传,当先实”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疏泄就会影响的运化功能,从而出现“肝不和”的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血,失血过多,可导致肝血不足。因此肝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从五行学说角度来理解 《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628.html

病论治5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缪茂军 江西省全南县中医院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管,五味出焉。”主运化,升清,主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和津液的化生之源。临床涉病机常较复杂,治方法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20.html

血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因能益气,脾气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气虚就有可能影响这种统摄血液的功能,血液由经脉外溢,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48.htm

共找到67,0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