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抑制因子的作用减弱对肿瘤的发生可能也有促进作用。肾上腺性Cushing综合征患者在作肾上腺切除术后,皮质醇对下丘脑CRH分泌的负反馈抑制减弱,CRH分泌增多,患者很快就发生ACTH腺瘤。慢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也常发生垂体TSH瘤...
...,其次为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最后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少数可伴有尿崩症。③垂体周围组织受压症群,包括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下丘脑综合征、海绵窦症群和脑脊液鼻漏等。④垂体卒中,指垂体腺瘤和/或垂体本身梗死、坏死或出血,临床上可...
...脑下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颅内内分泌肿瘤。Marie于1886年首先描述肢端肥大症,1887年Minkowski论及肢端肥大症由垂体腺排列异常引起,1900年Benda认识到伴肢端肥大症的嗜酸性腺瘤并证明肿瘤是来自腺垂体细胞的真性...
...缺乏可使肾脏排出大量的水,导致尿崩症(见后)。有时,抗利尿激素产生过多、如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这种情况下,抗利尿激素水平很高,引起机体保存水分,使血中某些电解质如钠水平下降。可见于心力衰竭和极少数下丘脑疾病患者中。有时垂体外组织也可...
...无功能垂体腺瘤需与其他垂体腺瘤及多种蝶鞍部病变相鉴别,由于无功能腺瘤常伴有血PRL水平的升高,故易与PRL瘤混淆。无功能腺瘤患者的血PRL水平多为轻至中度升高,一般低于6.825nmol/L(150ng/ml),而PRL瘤的血PRL水平...
...引起垂体激素分泌功能紊乱的疾病有以下种类。 1、垂体前叶功能亢进:①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目前对于垂体腺瘤是来自下丘脑激素分泌功能紊乱,抑或是垂体自发性肿瘤,尚无定论。②垂体增生。分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异位肿瘤,可使垂体有弥漫性和(或)结节样...
...尿崩症是以烦渴、多尿、低比重尿为临床特征的内分泌疾病。1910年pronl氏首先注意到垂体后叶疾病产生尿崩症症状。现已查明尿崩症是以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所致,但也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引起,前者称为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
...作用消失,病人出现多尿数小时之后,可防止水中毒发生,有利于兴奋内源性加压素分泌。此型尿崩症可由于神经轴突末梢与毛细血管的联系从新建立而缓解恢复,多发生于第1年,各别病人可在术后2~3年,甚至10年缓解。 (8)尿崩症合并垂体前叶机能低下,补充...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虽然与的症状非常相似,但尿崩症是由于缺乏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荷尔蒙所致,它与血糖和能量运用完全无关。 大多数患儿是因为垂体没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导致尿崩症的发生,也有的是因为垂体受伤,只有有少数病例是由垂体长瘤引起。 尿崩症的症状...
...,其次为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最后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少数可伴有尿崩症。③垂体周围组织受压症群,包括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下丘脑综合征、海绵窦症群和脑脊液鼻漏等。④垂体卒中,指垂体腺瘤和/或垂体本身梗死、坏死或出血,临床上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