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挂图_【中医宝典】

...针灸穴位挂图是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编写了一套以真人的形体为模特、准确标示人体穴位的挂图对针灸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挂图共标示和介绍了人体430个腧穴,其中包括全部十四经361个,常用且疗效肯定的经外奇69个。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89.html

新针手_《手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新针穴位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针灸穴位。这些穴位有其独特功能,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有效,它既不是经,又不是经外奇,但有些穴位和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止咳(手)定位:位于手掌桡侧缘,第一掌骨基底凹陷处。左右手各1。主治病症:风湿性心脏病,气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4-3.html

体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最常用的针刺疗法。指选取经经外奇针刺的疗法。通常相对于耳针、头针等局部器官的针刺疗法而言。...

http://qihuangzhishu.com/194/472.htm

郁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经汇解》:“郁中:耳前两边。按《云林神谷》曰:灸吼吼神法,患者耳前两边,名郁中,二。《寿世保元》耳前作胸中,未知熟是。”《经外奇图谱》定位在面部,耳轮棘前缘一,耳垂下缘相平处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782.htm

肩内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见《经外奇汇编》。在胸壁外上方,中府外侧0.5寸处。主治肩臂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265.htm

维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见《经外奇汇编》。在髂前上棘下方凹隐处;或于维道斜下1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555.htm

《针灸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勉学堂针灸集成》。四卷。清·廖润鸿撰。刊于1874年。卷一论针灸法、禁针灸、别、要、奇、针灸禁忌时日等;卷二论骨度法及诸病针灸法;卷三-四为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本书引用了大量针灸文献。但多系转录自张介宾《类经·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8.htm

《针灸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勉学堂针灸集成》。四卷。清·廖润鸿撰。刊于1874年。卷一论针灸法、禁针灸、别、要、奇、针灸禁忌时日等;卷二论骨度法及诸病针灸法;卷三-四为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本书引用了大量针灸文献。但多系转录自张介宾《类经·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06.htm

鼻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涕出不止,灸两鼻孔与柱齐七壮。”《经外奇治疗诀》列作经外,名鼻流。在鼻孔口,禾髎上方,正鼻孔口之中间处。主治中风,面瘫,鼻塞,流涕,及嗅觉减退,鼻炎,三叉神经痛,咀嚼肌痉挛等。斜刺0.3-0.5寸。...

http://qihuangzhishu.com/166/1017.htm

共找到27,3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