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及杀伤细胞识别靶细胞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特异性抗原的识别作用外,还需要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某些粘附分子的抗体可以阻断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及杀伤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图2-13)。辅助性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目前按粘附分子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1)粘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的粘附分子;(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的粘附分子;(3)凝集素家族(...
...在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中,有许多分子具有与l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其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的同源性,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iobulinsuperfamily,IGSF)的成员。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
...LAK细胞的方法,现介绍主要的两种。 CD3/LAK细胞,T细胞表面有CD3分子,与T细胞受体组成CD3-T细胞受体复合物,因此CD3的单克隆抗体对T细胞有强丝裂原作用,单独使用CD3抗体,对淋巴细胞激活力量小,但用少量抗体 (腹水1份)与...
...细胞,TH细胞和B细胞即发生转化(transformation)。TC细胞识别抗原的机制与上述有所不同,它只能识别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并在TH细胞分泌的IL-2的刺激下发生转化。淋巴细胞转化是指由静息期的小淋巴细胞转变成代谢活跃...
...也参与抗原呈递过程。例如TH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m-associatedantigen-1,LFA-1)、CD2和CD4分子可分别与APC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
...淋巴细胞。(一)T细胞的表面标志在T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细胞表面可表达不同种类的分子,这些分子与细胞功能有关,也可作为签别T细胞甩其活化状态的表面标志。1.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又称T细胞抗原受体,可表达于所有成熟...
...与CB1348联合治疗,每4周为1周期,用药1周,停药3周。服药后2~3周,血象有明显抑制。约6周后血象好转。数月后骨髓象才能缓解(淋巴细胞<30%),应重复骨髓活检以证实之。 对CLL的治疗时间尚无统一意见,往往要观察数月后才能下结论。...
...由于K细胞和NK细胞的形态、分布与表面标志均近似,故它们可能是同一种细胞的不同功能表现。2.T细胞和B细胞的早期分化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内进行早期分化,胎儿期即已开始,出生后继续进行。其特点是形成具有各种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
...呼吸道韦氏环这样的B细胞聚集区。有推断说皮肤与淋巴结引流形成一整体,导致对于抗原刺激而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直接针对皮肤。一些学者认为存在有各种正常和恶性淋巴细胞表达的器官特异性归巢受体的表达,角化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1,它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