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粒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表5-4-2)表5-4-1 粒细胞减少症的基本分型型别发病原理Ⅰ型粒细胞的生成减少,骨髓粒细胞系的增生低下或再生...
...继发性粒细胞减少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中止可疑药物或毒物接触。根据不同的病理机制选用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碳酸锂可增加粒细胞的生成,但对慢性骨髓功能衰竭者无效。成人剂量300mg,一日三次口服,见效后减量为200mg一日二次维持2~...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正常参考值】百分值0~0.01或(0%~1%)绝对值0~0.1109/L【异常结果分析】嗜碱性粒细胞增高: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增高,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
...粒细胞减少症是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异常降低的一种疾病。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御细菌和真菌的基础的细胞防御系统。它们亦帮助伤口愈合、吞噬外来物质,如内植夹板。中性粒细胞经约2周在骨髓内成熟。当进入血流后能在血中循环6小时,并不断搜寻感染微生物和...
...对接触放射线及苯等化学毒物的工作人员,须建立严格防护制度及定期检查血象;对应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者,应1~3天检查血象1次,根据粒细胞数及时减药或停药;对偶尔引起粒细胞减少的非细胞毒药物,须掌握用药适应证,特别当服用较易引起粒细胞减少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当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
...、何杰金氏病、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肝癌、卵巢癌、髓样白血病)、射线、苯、猩红热早期(嗜酸性粒细胞8%-20%)、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内膜炎和心肌病。 甲状腺机能低下;尿中出现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或戊糖的糖尿病;慢性鼻窦炎;流感;肾病综合症;...
...)低于4×109/升(4000/立方毫米)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或稍低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升(1500/立方毫米)则称为粒细胞减少症;只有白细胞数低于2×109/升(2000/立方毫米)而中性粒细胞极度...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正常值(4×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leukopenia)。 【临床表现】 白细胞减少症 起病较缓慢,少数病人可无症状,检查血象时才被发现。多数病人可有头晕,乏力疲困,食欲减退及低热等表现。对感染的易感性...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和阴性病儿均可发病,抗中性粒细胞抗体主要由IgG组成(80%~100%),其临床意义还不明了。 (二)发病机制 多数病例骨髓粒细胞克隆形成细胞数量和克隆刺激因子水平正常或增高。形成机制尚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