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令者,徐疾也。「令重於寶,社稷重於親戚,胡謂也?」對曰:「夫城郭拔,社稷不血食,無生臣。親沒之後,無死子,此社稷之所以重於親戚者也。故有城無人,謂之守平虛。有人而無甲兵而無食,謂之與禍居。」 桓公問管子曰:「吾聞海內玉幣有七筴,可得而聞乎...
...刑制中 第三刑制下 第四雜議上 第五雜議下 第六肉刑議詳讞決斷考訊附 第七守正赦宥禁屠殺贖生附 第八寬恕囚繫舞紊峻酷開元格 刑制上黃帝虞夏殷周秦漢後漢魏黃帝以兵定天下,此刑之大者。陶唐以前,未聞其制。 虞舜聖德聰明,建法曰:「象以典刑,象,...
...)调下痢后重.止内痛.消食除膨.虚弱者服之.气喘难布息.俗名萝卜子.(年久头风、生姜等分捣汁、入麝少许、搐鼻.)莱菔宣、破气化痰、消食.辛甘平.生食升气.熟食降气.宽中消食.化痰散瘀.治吐衄咳嗽吞酸.利二便.解酒毒.制面毒、豆腐积.(腐浆见...
...目奪乎勇力,不顧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身立威強,行本淫暴〔二十〕,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反聖王之德,而循滅君之行〔二一〕,用此存者,嬰未聞有也〔二二〕。」 〔一〕盧文弨群書拾補(下簡出姓名)云:「余校晏子將竣,吳槎客示余元人刻本,其...
... 議曰:釋之為理官,時無冤人,綿歷千祀,至今歸美。所云:「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廷尉,天下之平。若為之輕重,是法不信於民也。」斯言是矣。又云:「方其時,帝使誅之則已。」斯言非矣。王者至尊無畏忌,生殺在乎口,禍福及乎人。故易旅卦曰:「君子以...
...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阨狹,充國徐行驅之。或曰逐利行遲,充國曰:「此窮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諸將校皆曰:「善。」虜果赴水,溺死者數百,於是破之。 後漢涼州賊王國圍陳倉,不拔而去。漢將皇甫嵩進兵擊之。董卓曰:「不可。...
...懸而擊之以節鼓,呼曰鉦。 鐸,大鈴也。周禮「以金鐸通鼓」。三禮圖云:「其匡以銅為之。木舌為木鐸,金舌為金鐸。」 方響,梁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也。方響,以鐵為之,修九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業,倚於架上以代鐘磬。人間所用者,纔三四寸...
...主典為首。佐職以下,節級連坐。 「疏」議曰:不覺脫漏增減,無簿帳及不附籍書,宣導既是長官事,由檢察遺失,故以長官為首,皆同「不覺脫漏增減」之坐,次通判官為第二從,判官為第三從,典為第四從。見有文簿,致使脫漏增減者,勘檢既由案主,即用典為首,...
...不可得也。令出而留者無罪,則是教民不敬也。令出而不行者毋罪,行之者有罪,是皆教民不聽也。令出而論可與不可者在官,是威下分也。益損者毋罪,則是教民邪途也。如此,則巧佞之人,將以此成私為交,比周之人,將以此阿黨取與。貪利之人,將以此收貨聚財。 ...
...藏。宜死者生,宜蟄者鳴,苴多螣蟆,山多蟲螟。六畜不蕃,民多夭死,國貧法亂,逆氣下生,故曰:「臺榭相望者,亡國之廡也。馳車充國者,追寇之馬也。羽劍珠飾者,斬生之斧也。文采纂組者,燔功之(上穴下缶)也。」明王知其然,故遠而不近也,能去此取彼,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