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富多彩的壮医诊疗技法35 第五节 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建立35 第六节 壮医分科的出现37 第七节 壮医理论的初步形成及壮医著作的出现37 第八节 壮医预防方法38 第九节 壮乡药市的形成及作用39 第十节 名医的涌现40 ...
...一、单味鲜品外用为多 壮医在使用毒药治病时以单味鲜品外用占的比例较大,这适应了壮族民间的要求,具有简、便、廉、验、安全的优点,因而使用毒药时大多采用此法。有捣烂外敷、绞汁外擦、煎水外洗、佩药带药等方法。主要治疗疮痛肿毒、风湿痹痛、毒蛇咬伤...
...标志是壮医对岭南及壮族地区常见和多发的瘴、毒、蛊、痧、风、湿等病证的防治达到丁相当的水平。 一、对瘴病、痧病的认识 在这一时期,由于壮医理论的萌芽和医疗经验的积累、发展,使壮医对壮族地区多发病、常见病有了较明确、较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瘴病、...
...抛绣球、龙舟竞赛、赛高跷、板凳龙、舞狮、拾天灯等,可以得知壮乡人民喜爱体育运动,喜欢歌舞,这与壮民十分强调"未病先防"的预防保健观念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说明壮民早已意识到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五、"干栏"建筑的防病意识 壮族聚居区地处...
...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说理工具。《广西通志·卷十七》(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著名壮医罗家安在所著《痧症针方图解》一书中,就明确以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对各种痧症进行分类 .........
...两药为当时著名的解毒药。 2.玳瑁。"玳瑁,寒,无毒,主解岭南百药毒。俚人刺其血饮,以解诸药毒。大如扇,似龟甲,中有文,生岭南海畔,山水间。"这是玳瑁入药的最早记载,也是壮医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壮医除了使用玳瑁血生饮解毒外,据《岭表录异》介绍...
...壮医认为脏腑气血骨肉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基础。位于颅内和胸腔、腹腔内相对独立的实体都称之为脏腑,没有很明确的"脏"和"腑"的区分观念。颅内容物壮语称为"坞",含有统筹、思考和主宰精神活动的意思。如精神病出现精神症状,壮医统称为"坞乱"或"...
...第一节 壮医药的萌芽21 第二节 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22 第三节 花山崖壁画与早期的壮族医药23 第四节 壮医早期医疗卫生活动及文献记载24 第五节 卫生保健意识的萌芽25 第六节 壮医外治疗法的起源25 第七节 药食同源26...
...壮族聚居地区地处亚热带,是各种药物包括毒药和解毒药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壮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多毒的环境里,使壮医有了大量的实践机会,积累了丰富的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独特经验。据文献记载及实地调查证实,壮医使用毒药和解毒药,不仅历史悠久,...
...良好的条件。(具体内容见第六章第四节) 《观甲诊病》之壮医诊法专著的出版及一些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壮医诊法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学者对壮医独特的诊法进行临床观察研究,以探讨其临床价值。如李彤等用壮医甲诊法诊断229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