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炼制外丹的常用矿物原料。即硫化砷铁(FeAsS)。为五石之一。...
...目录 《圣惠》伏火四种玉粉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伏火四种玉粉丹【别名】白金丹【处方】握雪礜石2两,寒水石2两,阳起石2两,砒霜1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补益下元。主一切冷疾,诸疟痢。【用法用量】先取1通油瓶子...
...历史来源 「石」源出: 一、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云,其后有石骀仲。 二、据《唐书》所载,为"昭武九姓"之一。当时祁连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
...国语辞典 儋為可容納一石穀物的容器,故稱為「儋石」。也有人以為一石為石,二石為儋,指一人能擔的粟米。用來指少量的糧食。 晉.陶淵明.勸農詩六章之五:「儋石不儲,飢寒交至。」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往年家儲無儋石,今麥收多十斛矣。」...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石灰,礜石、铅丹、粉锡、代赭、戎盐、白垩、冬灰、青琅玕(上玉、石、下品八种、旧一十二种)。附子、乌头、天雄、半夏、虎掌、鸢尾、大黄、葶苈、桔梗、莨...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石灰,礜石、铅丹、粉锡、代赭、戎盐、白垩、冬灰、青琅玕(上玉、石、下品八种、旧一十二种)。附子、乌头、天雄、半夏、虎掌、鸢尾、大黄、葶苈、桔梗、莨...
...目录 《外台》还命千金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还命千金丸【处方】雄黄(研)4分,鬼臼4分,徐长卿4分,礜石(泥裹烧半日)4分,瓜丁4分,雌黄(研)4分,干姜4分,野葛7分(炙),斑蝥20枚(去足翅,熬),蜀椒4分(去目汗)...
...小麦面半两,特生礜石(煅)5两。【制法】上药以经年陈醋1升,拌小麦面焙干,再蘸醋焙,以醋尽为度,入2药为末。【功能主治】五瘿。【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次,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国语辞典 盤陀,形容石頭不平的樣子。盤陀石指凹凸不平的石頭。 水滸傳.第一回:「(太尉)叫一聲:『我今番死也!』望後便倒在盤陀石邊。」...
...国语辞典 匪,非。匪石指不是石頭。比喻貞潔自守、心志堅定。 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元.趙孟頫.有所思詩:「君心雖匪石,祗恐彫朱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