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由于脾肾阳虚,泻下日久所致。临床表现有下易,大便次数多而稀烂,或完谷不化,神倦无力,面色[白光]白,唇舌淡白,脉细弱;或天末亮即泻下一、二次,并有腰痠肢冷等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uxie-1165.html

小儿脉歌_《古今医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食指辨三关,男左女右一般看。皆知初风中气候,末是命关易亦难。要知虎口气纹脉,倒看纹分五色,黄红安乐五脏和,红紫依稀有损益,紫青伤食多虚烦,青黑纹证候逆。忽然纯黑在其间,好手医人心胆寒。若也直上到风关,粒米短长分两端。如枪冲射惊风至...

http://qihuangzhishu.com/613/145.htm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厚味食物,如动物脂肪、甜腻食品、煎炸之物等。这类食品虽味美香甜,但不可多。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过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处暑此类病更要注意预防。中医主张饮食宜清淡。从古到今的养生经验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52.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春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甘以缓之,……肝欲散,急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02.html

胆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克【功能主治】治胆实热,反洒洒恶寒,腹中气满,胁下,口苦,咽干,头痛,不欲。【用法用量】上锉为散。用长流水1升,糯米75克,煮蟹眼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300毫升,抄药2.5克,姜7片,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服。【摘录】《三因...

http://zhongyaofangji.com/x/xiedantang.html

立秋防燥养生早知道_养生_【中医宝典】

...“肺燥”是秋季就医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秋日饮食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52.html

子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赤白痢、脾等疾。【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用米饮吞下,一日服三四次。【摘录】《百一方》卷六...

http://zhongyaofangji.com/m/meishiziwan.html

饮食多元化 适体四时--《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下)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结合体质 辨证 《内经》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从生理、病理等多个角度,对因人选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素问·藏气法时论》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论述了五味对五脏产生的不同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28.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壬为春分,约行周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94.html

睛_《银海精微》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日三度,宜肝膈之热,点以药,若积年久,睑有瘀血,宜 洗,黑睛有翳有膜,可吹可点。问曰∶眼患经久,睑胞睛珠俱木不运者何也?答曰∶血气受邪,凝闭不行故也。治法∶宜 洗,服用当归活血煎、助阳和血汤,点用重药加辛热姜粉之类。睛图(图)当归...

http://qihuangzhishu.com/781/40.htm

共找到364,1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