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著作。赵守真撰。本书选收作者临床验案一百例,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儿科治例。所列医案大多记载了病证治疗的全过程、较系统地叙述病证的表现、辨证的重点、诊断的依据,处方的准绳等内容。对充实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在医疗实践中的...
...病证名。瘿兼血脉郁结之病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筋脉露结者名筋瘿。”该病多因怒而伤肝,火旺血燥所致。证见颈前瘿块,青筋显露,结如蚯蚓。治宜清肝解郁,养血舒筋。可服清肝芦荟丸。本病相当于甲状腺肿伴有明显颈部血管怒张者。...
...病名。指瘿之坚硬如石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多由气郁、痰湿及瘀血凝滞而成。证见:颈部肿块,表面凹凸不平,有根不移,坚硬如石,常伴有易怒多汗,胸闷心悸等症状。晚期多因肿块增大而有压迫气管、食管、声带之症状。治宜化痰开郁,行气软坚,可...
...克,半夏6克,生姜2片,莲子肉30克,黄芪15克,山药20克。5剂,水煎服。 5剂之后,自述本次经期腹痛大减,后以此方加减调理月余好转。 按:对于痛经一证,古人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之说,可见痛经的病机有虚有实,而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故...
...四物汤活血化瘀,怀牛膝、桔梗升降相因、斡旋气机而使郁结得开,瘀血得化而诸症皆除。 验案4:失眠 达某,女,38岁,2008年8月6日初诊。患者寐差自15岁开始,夜过21点以后即入睡难,入睡后次日清晨2点左右即睡不实,4点必醒,寐中外界稍有...
...易脓,易溃,易敛,一般不会造成陷证。有头疽初起即在肿块上有粟米状脓头,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范围常超过gOn,难脓,难溃,常可合并内陷。肉瘿与石瘿均为瘿,但前者是良性肿瘤,后者是恶性肿瘤,其转归预后绝然不同,必须及早分明。所以,在外科领域...
...病名。指在颈绕喉之病也。又名大脖子、瘿气。出《尔雅》。《说文》有:“瘿,颈痛也。”《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有五瘿之说,即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本病发生有些与水土因素有关,如水或食物中缺碘,或情志不畅,肝郁不达,脾失健运,而使气滞痰凝于...
...痈,后世称为“内痈”。皆多因外邪入里化热或过食肥甘,湿热蕴积,气血瘀滞,化毒腐肉败筋所致。《灵枢·痈疽》:有专篇论述。《灵枢·痈疽》:“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硬睑硬睛病证名。系指胞睑睛珠俱木,痛涩难运的病证。本病的...
...肝为阴尽阳生之脏,早晨为阴阳交替之时,故晨起恶心、痰多而白为甚。又《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气者,病在头。”遂处方吴茱萸汤加味,因其左关脉沉取无力,浮中取有力,故加白芍、乌梅补肝之体,复肝之用。 验案二 李某,女,23岁,2008年10月...
...中医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或生活在山区与水中缺碘有关的病。可分为“气瘿”、“肉瘿”及“石瘿”等。 病理学指机体组织受病原刺激后,局部细胞增生,形成的囊状性赘生物。植物受病菌、昆虫、叶螨、线虫等寄生后,常形成“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