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循经取穴_《手掌与疾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按时循经取穴,是指在病经经气流注时辰内,采取该经的适当穴位进行治疗。例如:肺经有病,在寅时取肺经的适当穴位进行治疗。大肠经有病在卯时取大肠经适当穴位治之。胃经有病在辰时取胃经的适当穴位治疗。余类推。...

http://qihuangzhishu.com/134/40.htm

眼针取穴原则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儿个经区。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病位取穴按上、申、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6-1.html

循经取穴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unjingquxue-2469.html

取穴_《苏沈良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横量如。绳子两头,以白圈记之,白圈是灸穴处。以上是第二次点穴。通前共四穴。同时灸,日各七壮。至第二穴,壮累灸至一百,或一百五十壮为妙。候灸疮欲瘥,又依后灸二穴。又次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绳子。于第二次双绳头尽处,墨点上。当脊骨,直上下竖...

http://zhongyibaodian.com/sushenliangfang/798-7-41.html

巨刺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巨刺是《内经》记载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 《灵枢•官针》日:“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由于经脉在人体大都有左右交会的腧穴,脉气能左右相贯,故左•经有病,取右经的腧穴也能治疗,右经有病,常可取左经的腧穴而有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61.html

杨依方_取穴:大椎、合谷(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主治功能:外感发热,恶寒,无汗;又治寒战鼓栗,寒热往来。手法操作:用捻旋补泻。方义:大椎为手足三里、督脉之会,总督一身阳气,主表。效能升阳,益气,退热,补虚。凡外感六淫之邪在于表里者,皆能疏解。配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效能疏散风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ifang/586-5-1.html

眼针取穴原则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儿个经区。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病位取穴按上、申、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13/79.htm

美容常用取穴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除黑白面取穴 穴位:行间、太冲。 针法:用毫针,体制强壮者用泻法,虚柔者用补法。 说明:本法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极千斤要方》。肝藏血,主疏泻,若肝气郁泻,失其调达,则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晦暗发黑。针刺足厥阴肝经穴-行间、太冲,有助于恢复肝主...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193.html

取穴_《寿世保元》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侧卧。挽上臂。令取穴灸之。又当灸脐下气海丹田关元中极四穴中取一穴又灸足三里。以引火气入内。腰俞 二十一椎节下间。宛宛中。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百会 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两耳尖。中脘 脐上四寸。...

http://qihuangzhishu.com/572/373.htm

循经取穴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803.htm

共找到122,6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