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知母「释名」亦名母、连母、母、货母、地参、水参(水须、水浚)、荨、藩、苦心、心草。「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1、痰嗽。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嚼咽下...
...(会意。从木,从攴( pū)。本义:树干) 同本义 [trunk] 枚,枝干也。可为杖。——《说文》 竹曰个,木曰枚。——《释名》 枚,条也。——《广雅》 施于条枚。——《诗·大雅·旱麓》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马鞭...
...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传》中记载,中医的脉学是从扁鹊开始的。但是诊脉技术是扁鹊一个人发明的吗?还有其他资料可以佐证吗?有不少证据表明,扁鹊的诊脉技术也是有渊源的,是传承于先人的。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 根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51年...
...目录 《湿病条辨》草果知母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湿病条辨》:草果知母汤【处方】草果1钱5分,知母2钱,半夏3钱,厚朴2钱,黄芩1钱5分,乌梅1钱5分,花粉1钱5分,姜汁5匙(冲)。【功能主治】背寒,胸中痞结,疟来日晏,邪渐入阴。...
...甘肃等省区,尤以河北易县知母质量最佳。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60~100厘米,根状茎肥大,横生,。叶基出,丛生。花茎自叶丛中抽出,花1~3朵,生于茎顶。蒴果长圆形。种子黑色,三棱形。花期5~7月,果期6~9月。 习性:性喜温暖气候,能耐寒、...
...: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达2m。枝条无毛,具白色皮孔。叶3-5枚轮生;叶柄0.8-1.5cm;叶片薄纸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失或尾尖,基部窄楔形,长4-13.5cm,宽0.8-2.5cm,两面无毛。花白色,多...
...《茶饮保健》百合知母茶原料:百合5g、知母2g、花茶1g。用法:用百合、知母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也可不用茶。功能:润肺清心安神。用途:阴虚内热所致失眠、心悸、头晕、午后低热、手足出汗、面潮红;肺痨咳嗽。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
...目录 《叶氏女科》加味知母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叶氏女科》:加味知母散【处方】黄耆1钱,赤茯苓1钱,子芩5分,麦冬(去心)5分,知母(炒)5分,甘草5分,山栀仁(炒)5分。【功能主治】妊娠燥渴,咽间作痛。【用法用量】加竹沥为引,...
...~3天痊愈者37例,4~5天者96例,6~10天者52例,10天以上者28例。初步观察,对痈疖初期、化脓期、组织坏死期均有效,早期使用效果较好。 【摘录】《中药大辞典》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大尾摇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
...三,取下为效。(《集验》用枳实四枚,不用芍药。)治伤寒头痛壮热百节疼痛方∶柴胡 栀子仁 芍药 知母(各四两) 升麻 黄芩 大青 杏仁(各三两) 石膏(八两)香豉(一升)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若热盛加大黄四两。 目录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