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之菊花药用介绍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菊花甘苦微寒,有疏风散热的功效,属发散。菊花也是眼科常用的药物,主用于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两目昏花,见风流泪,目生云翳等,有清利头目的作用。 菊花甘苦微寒,有疏风散热的功效,属发散。常用于治疗风温初起,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213.html

《中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证 二、辨外障和内障 三、辨内眼病变 四、辨眼部常见症状 第六章 治法概要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三节 眼科常用中药 一、祛风 二、清热 三、祛湿 四、化痰药 五、平肝熄风 六、温里药 七、开窍 九、止血药 八、理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index.html

清热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用于青盲、雀目、小儿疳积上目等。治青盲,可与柏叶配伍,如明目柏叶丸。治雀目疳积上目,可与猪肝、谷精草配伍,如猪肝散(《眼科百问》)。(四)清热凉血清热凉血,多为苦甘咸寒之晶,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主要用于血分实热证。如血热妄行...

http://qihuangzhishu.com/82/31.htm

眼科常用外用中药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眼科外用药常有退赤消肿、除眵收泪、止痒定痛或退翳明目等作用。大多适用于外障眼病有红肿热痛、眵泪粘结或翳膜遮睛等证候者。其药剂可由单味或多味配制而成,有水、散,膏、锭、膜等剂型,用来点、洗、敷眼,与内服药配合应用,则可收到内外合治的效果。...

http://qihuangzhishu.com/82/42.htm

近视眼随便点可能诱发青光眼_五官眼科近视_【中医宝典】

...作者的信: 最近,我院眼科门诊一连接诊了几个瞳孔散大,视物模糊的成年患者,他们都是因为眼睛不适而点孩子们常用的防治的眼药水后出现症状的。有些患者很幸运,于5~8小时就自行恢复,没什么后遗症。但有的人就不那么幸运了,原因是诱发了急性发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26183.html

眼科内治法_中医临床中医眼科_【中医宝典】

...眼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外感或内伤眼病,皆可根据眼部表现,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辨证,审因论治,内治法来调整脏腑功能或祛除病邪。 即使某些外伤眼病,内治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眼科的内治法基本原则类似内科,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3176.html

《中医眼科备读》对神光的认识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或恢复阶段,以及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病,其目的是温补阳气,使神光充沛,而有助于视力的提高,不同于治疗虚寒眼病时温阳法的使用,因此,《中医眼科备读》在卷四眼科对“附子、肉桂”条下指出,使用时不必刻意要求必须有全身阳虚证状。但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12-3.html

看电视眼过度,幼儿弱视发生率大大上升_五官眼科弱视_【中医宝典】

...专家提醒: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游戏对儿童视力发育危害极大。 “医生,我孩子的眼睛没什么问题吧?”一位母亲在医院的眼科诊断室,焦急地等待着医生的诊断结果。“孩子是假性,一定要注意。”医生说。 “孩子才5岁,怎么会近视呢?”这位妈妈不解地看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26666.html

从清代中医眼科文献探讨眼科辨证论治特点_【中医宝典】

...摘要:清代前中期中医眼科文献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记载技术之进步,展现出中医眼科发展的一个高峰。综观清代中医文献所载内容,中医的治疗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清代眼科文献中医眼科辨证论治上展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应用金针拨障的眼科手术技术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7.html

化痰止咳平喘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者相伍,为清肺的代表对。五轮中白睛为肺所主,故白睛热证宜之。常用于疱性结膜炎、巩膜炎、睑裂斑炎等病。(2)桑白皮、黄芩二者皆清肺热,相须为,其力更专。应用同桑白皮、地骨皮,但黄芩苦寒,故本对较桑白皮、地骨皮泻火解毒之力强,还可用于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11-8.html

共找到282,5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