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指南》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窦汉卿 朝代:元·元贞元年 年份:公元1295年 序 针经标幽赋 流注通玄指要赋 针经直说 络说 交经辨 气血问答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流注八穴序 定八穴所在 真言补泻手法 夫妇配合 古法流注 杂忌法 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序 冬至...

http://qihuangzhishu.com/933/index.htm

《针经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窦汉卿 朝代:元·元贞元年 年份:公元1295年 序 针经标幽赋 流注通玄指要赋 针经直说 络说 交经辨 气血问答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流注八穴序 定八穴所在 真言补泻手法 夫妇配合 古法流注 杂忌法 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序 冬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ngzhinan/index.html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荣卫之气均出自谷气,所以杨氏指出:“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凡行补泻,谷气而已。”补泻的大小之分杨氏认为“刺又大小”,有手法较轻(平和)的“平补”“平泻”(小补、小泻);有手法较重的“大补”“大泻”。《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问:刺有大小...

http://qihuangzhishu.com/113/92.htm

热凉补泻与针刺八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郑毓琳注重热凉补泻手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临证针刺八法,施针时重用左手,左手与右手互相配合。 郑毓琳先生(1896年-1967年)是我国现代卓越的针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气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97.html

十里无真言的解释_十里无真言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是说远处传来的消息不可轻信 news from a far is unbelieveable 十里无真言,总是越传越玄。——黎汝青《叶秋红》...

http://hanwen360.com/c/360057.html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促使得气,称之为“候气”与“催气”。候气与催气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可根据补泻法的要求来候气。后者是在针后经气久而未至,或虽至而未能充盛的情况下,采用积极手法来催动经气,以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针刺补泻法“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则。《灵枢·九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4.html

重视针刺多手法补泻透穴加漆针_【中医宝典】

...重视针刺手法是浙江针灸医家的一大特点。在宋明时期,北有窦汉卿,南有席弘、徐凤等针灸名家,在针刺手法上都有建树,手法之繁多,几乎已臻完备之境界,而杨继州在《血竭、京墨、米醋、麝香等药物,铺敷在患者皮肤上,然后再用针尖点刺至皮肤稍突起,再施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2.html

《医宗金鉴》中的推拿手法_推拿手法_【中医宝典】

...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一、手法总论(原文) 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51.html

针刺补泻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则。《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如何区分补泻法?补法在于顺其气,或将气向内推送,使正气有所补益;泻法则是逆其气,折其病势,将气向外引伸,使邪气有所散逸。补泻手法贯串于从进针到...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4.htm

补泻雪心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歌赋名。撰人不详。歌末有“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语,梓桑君即席弘。文中所述捻针补泻的内容,为席弘家传手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66/931.htm

共找到10,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