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保健》白薇地骨茶原料:白薇5g、地骨皮3g、花茶3g。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退虚热。用途:阴虚盗汗、身发低烧不退。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白薇地骨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茶饮保健》...
...白薇又名春草、白幕,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或蔓生白薇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其名的由来:“薇,细也,其根细而白也。” 每年早春、晚秋均可采收,但以秋季采收为佳。采挖后,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
...《备急千金要方》金城太守白薇丸治月水不利,闭塞绝产十八年,服此药二十八日有子方。白薇 细辛(各三十铢) 人参 杜蘅(《古今录验》用牡蛎) 牡蒙 浓朴 半夏 白僵蚕 当归 紫菀(各十八铢) 牛膝 沙参 干姜 秦艽(各半两) 蜀椒 附子 防风...
...目录 《圣惠》白薇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白薇膏【处方】白薇半两,白蔹半两,白及半两,白附子半两,白芷半两,赤芍药半两,胡粉2两(细研),乳香1分(细研),白蜡3两,油12两。【制法】上件药,白薇等6味锉,以油浸经7日,用...
...白薇味苦、咸,性平,无毒,寒。归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以下介绍几则白薇入药验方: 咳血:白薇100克,白及100克,百合80克,大枣50...
...白薇味微苦,性寒,属寒凉药范畴。本品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益阴。常用于治疗虚热低烧、胎前产后的烦热,下面就白薇作为寒凉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1、热病伤阴的低热:温热病恢复期,高热虽退,但因高热期中伤耗阴津,正气不易立即恢复,故常有余热...
...本品为萝藦科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归经】苦、咸,寒。归胃、肝经。【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主治】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成分】含白薇醇、挥发油及强心甙【药理】解热、...
...白薇治厥症,余师孟广奇教授之经验也。孟老治疗郁冒血厥,症见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开,口喑不言,气无于阳,独上不下,气过血还,移时方寤,常用《本事方》白薇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 ,方用:白薇9克,人参9克,当归9克,甘草5...
...目录 《审视瑶函》白薇丸加味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审视瑶函》:白薇丸加味【处方】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薇10克,白蒺藜10克,石榴皮10克,蒲公英12克,银花12克。【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停留。【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目录 《千金》金城太守白薇丸 《备急千金要方》金城太守白薇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金城太守白薇丸【别名】白薇人参丸【处方】白薇30铢,人参18铢,牡蛎18铢,牡蒙18铢,牛膝半两,细辛30铢,厚朴18铢,半夏18铢,沙参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