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的预防_传染病_【中医宝典】

...3、4、5月龄婴儿,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联疫苗一针,共3针为初免。1岁半至2岁时再加强1针。7岁和15岁时各接种精制、二联类毒素一次,以加强对白喉免疫持久性,保护大儿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必要时成人也应加强免疫。 白喉患者应及时隔离和积极...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2.html

白喉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严重中毒症状,多在病后第2~3周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的主要死因。喉白喉可引起窒息。所以发现白喉应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白喉的关键是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方法见百日咳篇)。...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68.htm

白喉的概述、病原体及流行病学_五官耳鼻喉科其它_【中医宝典】

...”、“白喉风”等包括本病。 由于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较多。我国广泛推行白喉类毒素接种,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现仅在未进行免疫接种或免疫不完全的人群中偶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694.html

白喉性心肌炎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白喉性心肌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给予白喉抗毒素4万~10万U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40万~80万U肌内注射,1次/d,疗程7~10天。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40mg/(kg·d),分4次口服,疗程同上。此外,利福平、...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BaiHouXingXinJiYan257844.htm

白喉杆菌_《医学微生物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色沉淀线。四、特异防治预防接种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6个月以上至3见儿童应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菌苗三联制剂或明矾淀白喉类毒素。8岁以上锡克氏试验阳性者也需接种。对密切接触过白喉病人的易感儿童,可肌内注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weishengwuxue/963-13-0.html

白喉_《传染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抗毒素的量。儿童易感性最高;新生儿通过胎盘及母乳获得免疫力,到1岁时几乎全消失。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增高。由于白喉预防接种的广泛开展,儿童免疫力普遍增强,疾病高发年龄后移。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偶有数次发病者。人体对白喉的免疫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966-6-11.html

血清病_风湿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_【中医宝典】

...总数中等度升高,但嗜酸粒细胞增多少见。血清总补体与c3均可下降,有时血内并可找到免疫复合物,这些虽可帮助本病诊断,但特异性不强。 【治疗措施】 一般说来本病的症状不重,具有自限性。因此,治疗应以对症给药为主。发热或关节痛者可用水杨酸制剂。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5317.html

白喉应该如何预防?_传染病_【中医宝典】

...6、病室空气要保持新鲜,但不能直接吹风。 预防 1、3~5月龄婴儿,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联疫苗一针,共3针为初免。1岁半至2岁时再加强1针。7岁和15岁时各接种精制、二联类毒素一次,以加强对白喉免疫持久性,保护大儿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必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152.html

白喉_《默克家庭诊疗手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受损害的心脏。【预防】儿童应定期接受白喉计划免疫白喉类毒素一般是与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菌苗混合,作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而使用。如果已经接种了白喉免疫的人与已受感染的人接触,应加强注射一次疫苗以增加保护性。与已受感染的儿童密切接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8/1462.htm

白喉杆菌_《医学微生物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白色沉淀线。四、特异防治预防接种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6个月以上至3见儿童应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菌苗三联制剂或明矾淀白喉类毒素。8岁以上锡克氏试验阳性者也需接种。对密切接触过白喉病人的易感儿童,可肌内注射...

http://qihuangzhishu.com/963/137.htm

共找到26,5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