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时注意事项_【中医宝典】

...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③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④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⑤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 ⑥对胸、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41.html

针刺解除痛经_【中医宝典】

...止,但患者痛感强烈。 腕踝针疗法:针刺取下。根据患者状况针具可采用16、18、20号静脉留置针,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25度角刺入,针沿皮下推进,要求无酸麻胀痛的感觉,进针深度在25~30毫米之间,进针完毕后,拔出针芯,然后用纸胶带固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19.html

针刺可控制紫杉醇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_【中医宝典】

...的产生主要与给药方案、给药剂量及患者体质有关。紫杉醇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30.1%,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障碍,呈手套型与长袜型分布的麻木与感觉异常。紫杉醇化疗后肌、关节痛也较明显,发生率为61.3%,且有10%为重度疼痛。因此,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54.html

针刺后溪治急性腰扭伤_【中医宝典】

...或劳动时用力不当伤及腰脊,致使经络受阻、瘀血阻滞而致病。针刺后溪穴有一定治疗效果。 令患者取坐位,将患侧手微微握拳放于桌子上,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后溪穴约0.8寸,施以大幅度提插手法,当针刺处有明显胀痛感时留针,并嘱患者带针缓慢地自行活动腰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1004.html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头皮部、颜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头皮针法、腕踝针法,都用平刺法。 二.针刺的方向针刺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99.html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刺治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可能偶然出现某种异常情况,晕针、滞针、弯针等,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一、晕针(一)现象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10.html

针刺得气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补泻、除疾病"。(一)得气的临床表现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临床两方面来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或出现热、凉、痒、、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5.html

针刺前的准备_【中医宝典】

...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应刺入0.5寸,可选1.0寸的针,应刺入1.0寸时,可选1.5~2.0寸的针。 2.体位选择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86.html

针灸,针刺方法之巨刺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也。”巨刺是根据经络气血阴阳相贯,左右倾移,上下互调而采用的一种选穴针刺方法。巨刺时,一般在与患侧相对应的健侧,部位相应,经络相应,经穴相应的部位取穴和针刺。另外,《内经》所载缪刺法,也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73.html

耳廓的检查_耳廓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一)病史 对于耳痛的患者首先要询问耳痛的性质,、压迫性胀痛、针刺、刀割样、撕裂、牵拉等。疼痛有轻有重,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有自发性,也有咀嚼吞咽时;有耳内深部,也有向同侧头颈部放射等。要充分注意其伴随症状的种种特征...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ErKuoTong341396.htm

共找到343,6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