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1次/d,直到症状改善,然后逐渐减量停用。 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者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速滴,1~2次/d,约1周。 神经系统后发症,早期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患者,可同时选用扩血管药物或...
...肢端稽留性皮炎 连续性肢端皮炎(acrodennatitis continua)的病因不明。因在破溃的皮损内可以培养出多种葡萄球菌,故过去认为是化脓性感染。但脓疱是无菌的,故现已不认为是感染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与脓疱性银屑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体引起的急性。临床表现类型较多,常以高热、畏寒、软弱无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重者有黄疸、出血倾向 ,尤其是弥漫性肺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或脑膜脑炎等。常见问题包括:①体温...
...不整等现象,也可能完全被吸收。干骺端可呈杯口状凹陷,骨髓嵌入其中而早期愈合,停止发育。 3.干骺完全融合,骨的纵向发育停止,病骨变短变粗。因为各干骺的融合迟早不同,以致各指骨可呈现长短不齐,骨端宽大变形,使关节粗大。 4.如干骺端愈合以后的...
...因时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性综合性预防措施,以环境改善与预防注射为主,是控制钩体病暴发流行、减少发病的关键。 1.消灭和管理传染源 ①消灭传染源:大搞灭鼠防病、灭鼠保粮群众运动。鼠类是钩体病的主要贮存宿主。有的地区鼠的带菌率高达48.7%,因此...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开始为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加,出现轻度炎症反应,继而淋巴细胞、浆细胞增殖,出现特异性抗体。病原体在器官、组织内生长、繁殖,裂解,机体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损伤反应。 钩端螺旋体病病理改变的特点是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
...)发热 应与其他急性发热性疾病鉴别的有:伤寒、流感、上感、疟疾、急性血吸虫病、恙虫病、肺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除依靠临床特点外、流行病学病史、蛋白尿以及氮质血症的出现,往往对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黄疸 应与黄疸型肝炎鉴别。...
...端螺旋体病有重要价值。2~4周后出现IgG抗体,以后以IgG抗体为主。 0~1∶40。 阳性:滴度高于1∶40可作为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依据。...
...160。 间接炭凝滴度小于1:640。 乳凝滴度小于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P/N小于2.1)。 本项目主要用于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显微镜凝集试验:该试验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钩端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方法。应取...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群和血清型众多,其群特异性的化学组成为类脂多糖复合物,型特异性的化学组成为蛋白多糖复合物,不同型钩端螺旋体的多糖组成有所差异,患者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检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