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损八益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解说不一,如: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明白这个道理,就要避免亏损阴精,才可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55.html

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曰∶审察,无失气宜,此之谓也。(随气动,必察其,治之得其要,是无失气宜也。愚按∶气交变、五常政、至真要等,皆详言五运六气各有太过不及,而天时民病变必因之,故有淫胜、反胜、客胜、主胜之异。盖气太过则亢极而实,气不及则被侮而虚,此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8-1.html

证候学研究方略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报 证候研究的切入点应立足于方面。中医认识疾病,主要是“谨守,各司其属”。 “七五”以来,证候研究侧重在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病证结合、方证结合,而学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重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5.html

审察无失气宜_《丹溪心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有一毫差误之失。若然,则治病求属之道,庶乎其无愧矣乎。《至真要大》曰∶审察,无失气宜。意蕴诸此。尝谓医道有一言而可以尽其要者,运气是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二气,各分三品,谓之三阴三阳。然天非纯阳,而亦有三阴;地非纯阴,而亦有三阳。故...

http://qihuangzhishu.com/650/7.htm

因病_《虚损类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阴之生虚奈何?歧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素问·疏五过》:“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有所并。”《内经》只论及虚,但虚...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9.htm

卫营同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卫营同即“营分证”而兼有恶寒、头痛身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的。 【卫营同】 即“营分证”而兼有恶寒、头痛身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63.html

卫气同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卫气同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 【卫气同】 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痛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62.html

沙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内科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相关内容的精辟论述,分析、病因、症状,然后确定治法,列出处方。有有方,以为主。现存康熙刻本,又本书收入《士林三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6/857.htm

沙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内科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相关内容的精辟论述,分析、病因、症状,然后确定治法,列出处方。有有方,以为主。现存康熙刻本,又本书收入《士林三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05.htm

解析《内经》“十九条”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十九条”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该篇首先提出“审察,无失气宜”及“谨守,各司其属”的论断,将古人长期与疾病斗争中观察所得的复杂症状,归纳为提纲挈领的十九条,作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84.html

共找到188,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