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近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4-0.html

脾瘅是现代糖尿病的主要类型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古代消渴只是现代糖尿病在疾病发展中的一个偏后的阶段,现代临床所见初发的糖尿病实际上是消渴病的前一阶段,二者并不等同,这也是照搬古代消渴理论治疗现代糖尿病收效欠佳的根源所在。 ●脾瘅不仅包括肥胖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891.html

解读中国古代九大毒药_【中医宝典】

...1、断肠草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333.html

中国古代第5大发明(1)_【中医宝典】

...中国古代第5大发明——纪念毛主席“10.11批示”发表45周年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对卫生部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所作的批示中,提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著名论断。45年过去了,关于“伟大宝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36.html

脏象经络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千年前中国的人体解剖学”。后,对古籍中中医脏器仅有的解剖学记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多有比较,有用于探讨古代解剖的科学性,更用于探讨二者的真实联系与区别。如对脾与胰腺关系的研究。1977年广州中医学院王建华从脾虚证候实质研究结果认为脾脏与消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5.htm

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近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 (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1.html

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汉地医药学_【中医宝典】

...内容提要: 由于佛教产生于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所以本文不仅要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医药学,也要涉及到印度甚至南亚及南亚周围一些地区(古代统称为“西域”)的医药学。正是由于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与印度这两大文明古国的医药学交流,使中国医药学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2.html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 (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第七章 第二节 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因素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医书称为金石药或金石毒,其中的水银及其制剂(如丹砂,即硫化汞)与雄黄、雌黄(砷的硫化物)等在古代炼丹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长期长生不老之药。历代的统治者及达官显宦为求长生不老,误服汞、呻之剂死者,难以计数。古代壮族地区出产的金石药质量较好...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15.html

共找到281,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