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病情危险,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多,近年来逐渐年轻化。 现代医学认为,发生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症中,所谓的“粥”的心理起因上作了一些解释,因为“粥”的减少对冠心病的预防能起到积极作用,在今后的论述中我将会根据冠心病不同的症状...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是指心瓣膜受到各种致病因素损伤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器质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最后常导致心功能不全,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心瓣膜病大多为风湿性心内膜炎...
...明代有个铁脚道人在《霞外杂俎》这本书中有一处方,名叫“和气汤”用“药”即“忍”和“忘”二字。服用方法是将“忍”与“忘”两味和匀,用不语送下,可治一切客气、怒气、怨气、抑郁不平之气。他说:“此方先立以忍,可免一朝之岔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
...1、超标巨大左室,lvedd>80mm,lvesd〉60mm,ef<0.50,fs<0.25,心、胸比>0.70。 2、小左室同时伴左室萎缩及严重肺动脉高压。lvedd<35mm,ph>60mmhg。余同重症心脏瓣膜病。 3、心脏恶液质,...
...孙建男教授解释说,一般人的冠状动脉通常走行于心脏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中,而老张的部分冠状动脉却长在心脏肌肉内,在心肌内行走一段距离后又浮出到心肌表面来,这为“壁冠状动脉”,覆盖其表面外形似“桥”的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由于心肌纤维覆盖了部分冠脉...
...、用平静的心情作用于人体的存留信息(不平心理)可以将其排除,也就是将病祛除。 前三条是病因理论,可以了解到“百病皆由心生”;第四条是病机理论,第五条是治疗理论,说明了“百病更由心解”。通过这种理论推理,每一种心情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气血的...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靠心脏不停地跳动去供血供氧来完成的,心跳一旦停止,即表示生命的结束。所以,《内经》里有“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记载,说明心脏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认为,心脏不停地跳动,靠“心主阳气”的功能...
...老年人粘液性瓣膜病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是指心瓣膜的黏液样变性引起房室瓣于收缩期脱垂入心房,半月瓣于舒张期脱垂入心室流出道,伴或不伴瓣膜关闭不全的一种退行性非特异性非炎症性心脏瓣膜病。这种黏液样变性可导致多瓣膜脱垂,临床上以二尖瓣脱垂最多见...
...拯救“衰弱”的心 ----心血管病专家郭维琴教授谈心衰 2003年11月17日 9月1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衰治疗中心”挂牌成立。为了解心衰的发病情况,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特点,记者采访了该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西医治疗 心室间隔穿破造成急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常在发病后短期内引致死亡。起病后25%的病例于24小时内死亡,50%的病例在1周内死亡,70%于2周内死亡。发病后生存1个月以上者仅有20%。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施行手术,缝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