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三章:道家法家的辨贤_道家_【文学360】

...帝王。如果人主不“尚贤”,韩非又向哪里去卖弄自己的贤能呢? 且让我们再来看看前汉时代,崇拜道家学术的淮南子,提出了法家主张相反的意见,如:“乌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奸。” 淮南子这里所提出的相反道理,正如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9.html

曾国藩履历

...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但是童年也是一个笨小孩(详见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上部)第一集:“谁来拯救笨小孩”)。但是勤奋好学,坚持不懈。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取了秀才,并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891.html

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_道家_【文学360】

...,究竟属于物质?或是物理功能的作用?便又牵涉到另一问题上去了,暂且不说。在道家中,比较接近理论物理思想的,应当以五代谭峭的化书为首。其中的道化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 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4.html

老子第二章: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本义来看老子所说的,完全相同于周文王、周公(姬旦)、孔子等祖述传统文化的思想。在周易的卦、交辞中,再三申述宇宙的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的因果定律。 无,是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的。它的重点,在相生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老子第五章:圣人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第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曾国藩生平

...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890.html

老子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第十章:养气修心_道家_【文学360】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尽心篇 孟子首先指出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老子第二十五章:天下大老母_道家_【文学360】

...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并且它已用或显或隐的文字言语来表达,透露了个中消息,本不需要后人画蛇添足,多加注解。 老子五千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道的真相,答案自在其中。第一章一开头便直截了当地:“道可道,非常道”。颇有拨云见日之势,一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7.html

曾国藩_【中医宝典】

...
 心身并治,口体兼防
 曾国藩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表面的毒是愤激,没有涵养,有一点长处即向人炫耀,有一点不顺就勃然大怒,这都不是“有厚福之人所为”。有襟怀、有力量、有品格的人,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78.html

共找到896,8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