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成果_政治家_【文学360】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有利战线。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50.html

商鞅变法与旧贵族势力斗争_法家_【文学360】

...谋反”罪名,将他逮捕并车裂。商鞅虽死,秦惠王和他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新法,所以秦国势继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45.html

王安石文学成就_文学家_【文学360】

...较浓厚政治色彩。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58.html

苏轼故事:苏轼和王安石矛盾_文学家_【文学360】

...权开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新政,这样,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勇气锐意改革也是令人起敬。但关键问题是,在错综复杂社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91.html

商鞅变法成功原因_法家_【文学360】

...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写照。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46.html

王安石诗歌点评

...从诗体说来,王安石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亦不免失于过分雕琢。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国话》),“荆公...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946.html

吴起变法成绩_兵家_【文学360】

...领域内也还有道家反对。但是,吴起没有被反对者吓倒,还是坚决地实行变法,初步取得了成效。 楚国经过了吴起变法,也就强盛起来。吴起曾“南收扬越,北并陈蔡”(《战国策·秦策三》载蔡泽语,今本“收”误作“攻”,从王念孙《读书杂志》据《史记“菜泽列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664.html

商鞅变法_法家_【文学360】

...一、原因、背景: 1、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地主阶级统治(主因);各国为实现富强愿望。 2、战国时期、 二、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 三、在位国君:秦孝公 四、变法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鼓励发展农业,奖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47.html

商鞅个人影响_法家_【文学360】

...全面基础。商鞅变法适应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前进。所以,“商君死”而“法未败”,不像以后王安石诸人,人死而法废。 商鞅变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次从秦孝公三年开始,主要内容包括:编造户籍,实行什伍连坐;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制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35.html

王安石变法背景_政治家_【文学360】

...背景一:社会矛盾激化 1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态度,导致三分之一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 2民族对立严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51.html

共找到848,0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