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述》诸泻心汤《内经》曰∶腰以上为阳。故三阳俱有心胸之病,仲景立泻心汤以分治三阳。在太阳以生姜为君者,以未经误下,而心下成痞,虽汗出表解,水气犹未散,故微寓解肌之义也;在阳明用甘草为君者,以两番妄下,胃中空虚,其痞益甚,故倍甘草以建中,...
...目录 《霍乱论》昌阳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霍乱论》:昌阳泻心汤【处方】石菖蒲1钱,黄芩(酒炒)1钱,制半夏1钱,川连(姜汁炒)5-6分,苏叶3-4分,制厚朴8分,鲜竹茹2钱,枇杷叶(刷)2钱,芦根1两。【功能主治】霍乱后,...
...目录 《温病条辨》加减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加减泻心汤【处方】川连、黄芩、干姜、银花、查炭、白芍、木香汁。【功能主治】噤口痢。左脉细数,右手脉弦,干呕,腹痛,里急后重,积下不爽。【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治心下痞满不痛。半夏(五钱。泡) 干姜(炮) 甘草(炙) 人参 黄芩(各三钱) 黄连(一钱) 大枣(四枚。擘)上七味。水煎。温分三服。生姜泻心汤(玉函) 治心下痞硬。下利腹鸣。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钱。加生姜四两。甘草泻心汤(玉函) 治胃虚...
...(《本经》上品) 【释名】丑宝。 【集解】《别录》曰︰牛黄生陇西及晋地,特牛胆中得之,即阴干百日使燥,无令见日月光。普曰︰牛死则黄入胆中,如鸡子黄也。弘景曰︰旧云神牛出入鸣吼者有之,夜视有光走入牛角中,以盆水承而吐之,即堕落水中。今人多就...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为探寻中药复方及类方中隐含的规律及知识,以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甘草泻心汤对胃运动影响不同,验证了一组类方药味和药量发生变化,其有效化学成分和生物学作用靶点也相应发生变化,进而为三方...
...目录 《外科正宗》解毒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正宗》:解毒泻心汤【处方】黄连 防风 荆芥 山栀 黄芩 牛蒡子 滑石 玄参 知母 石膏各3克 甘草 木通各1.5克【功能主治】清心解毒。治心经火旺,酷暑时生天疱,发及遍身者。【...
...目录 《医醇剩义》加味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醇剩义》:加味泻心汤【处方】黄连1.5克 犀角1.5克 蒲黄3克 天冬6克 丹参6克 元参4.5克 连翘6克 茯苓6克 甘草1.5克 淡竹叶20张 灯心100厘米【功能主治】清心...
...牛黄为清热解毒之圣药,治疗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牛黄解毒丸:人工牛黄5克,雄黄50 克,石膏200克,大黄200克,黄芩150克,桔梗100克,冰片25克,甘草50克。 除人工...
...诸陷胸汤、丸及白散之外,又有泻心汤数方,虽曰泻心实亦治胸中之病,盖陷胸诸方所治者,胸中有形之痰水为病,诸泻心汤所治之病,胸中无形之气化为病也。 《伤寒论》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