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肠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少苔,脉细数。 辩证:肺阴不足,失滋润,故干咳少痰,口干咽;热伤肺络,则痰中带血;阴虚内热,迫津外泄而盗汗,阴虚生内热,故见颧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养阴清肺汤;药用生地、沙参、麦冬、百合等。 (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46.html

膏方最宜_【中医宝典】

...秋天气候干燥,按五行归类,与秋季对应,肺脏特性是喜湿恶,故秋季对来说是一个较难适应的季节,正常的人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干燥现象,而本来就阴虚阳亢或虚火内盛的人则症状更为突出。秋燥可以从以下方面调养: 饮食调养 晚秋时节,雨水渐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29.html

肝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致的证候。肝性升发,主肃降,肝脉贯膈上,郁怒伤肝,或邪热肝,气火上逆,循经,以胸胁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咳嗽痰少为主症。治宜佐金平木法。参木火刑金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068.htm

津伤化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外与内的关系外是感受外界所致,可发生于秋季的外感疾病,故称秋燥。外有温燥和凉燥之分。而偏寒者为凉燥,而偏热者为温燥。外偏重于,内多由高热、大汗、剧烈吐泻,或失血过多,或年高体弱,阴血亏损所致。临床上表现出一派津伤阴...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3.htm

立秋伊始早防_【中医宝典】

...好发系疾病,呼吸道病最多见。早秋之时,从立秋至秋分,夏日暑热尾气未消,湿邪合并伤人,称为温燥,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病复发等,此外还有其他疾病出现。若至中晚秋,从立夏至秋分后,天气转凉,寒邪与结合伤人,称为凉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57.html

肝火与肝火上炎比较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肝火与肝火上炎的相同症状有胸胁疼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眩晕,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候相同症状不同症状肝火胸胁疼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眩晕,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咳嗽时作,咯痰不畅,痰少粘稠甚至痰中带血或咯鲜血肝火上炎耳鸣、失眠、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56.html

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水土而为也。○诸气 郁之属于者,属于,非属于之湿也。苟肺气不,则诸气禀清肃之令而周身四达,亦胡致 郁耶?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上亦指不指心也。若统上焦心肺并言,则心病不主痿喘及呕也。惟肺燥甚,则肺叶痿而不用,气逆而喘鸣,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15-4.html

痿咽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热在上焦,因咳为痿,其脉则寸口数,其证则咳而口中有浊唾涎沫,甚者咽中干燥,盖以邪热熏使然,或因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所致也。治痿咳唾涎沫不止,咽而渴,生姜甘草汤方生姜(切五两) 人参(三两) 甘草(炙锉四两) 大枣(十五枚)上四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55-4.html

外邪胃呕吐谨防毒陷脑_【中医宝典】

...外邪胃所致呕吐是由风、寒、湿之以及浊秽之气,侵犯胃腑,使胃失和降,水谷随气上逆,导致呕吐。因为此型呕吐患者多属实症状,患者发热恶寒,主要为寒邪偏重,所以在护理此类呕吐病人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及呕吐物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131.html

秋季保健为首_【中医宝典】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易伤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复发,所以秋季保健为先。 固护肌表 主一身肌表,风寒之最易犯,故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固护肌表,增强肌体抵抗能力,这是肺脏养生之首要。 滋润肺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469.html

共找到124,3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