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毛德西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伏象、倒脏、倒象”4个部分和11大中枢,有别于传统针灸的头皮针理论,其治疗体系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并率先将这一疗法应用于临床。 1958年,方云鹏为一位外感患者针刺头部的承灵穴时,意外地获得了治好腰痛的效果,由此激发了他探索头皮针的...
...应用。临床上以配合应用者较多,如腰痛,可按部位取脊柱穴,按症状取腰穴,按中医理论取肾穴等。临床选穴应精练,一般以选用2~3穴为宜。左侧有病,取右侧穴位,右侧有病取左侧穴位,两侧病或内脏病取双侧穴位。 三、操作方法 1.手取自然弯曲位,用28...
...左右扒紧穴旁皮肤,右手用镊子挟住图钉型揿针的尾部垂直刺入左腹结穴、支沟穴、照海穴,使针尾部的圆圈平放于皮肤上并用创可贴固定。嘱患者应保持埋针处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禁用手抠,不要使揿针和创可贴脱落。患者每日可以按压埋针处3~5次,每次每穴处约一...
...偏宜灸者”之穴归入“禁针穴”。至清初《循经考穴编》别传一法云“禁灸”,未详其所据。 【附方】欠。 【现代临床应用】 中风:极泉、青灵、少海、阴陵泉、三阴交。要求针感传至远端(上海针灸杂志,1995;14(4):15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般用铜丝或银丝绕成,呈圆筒状。临床应用时,一般以5.0寸、6.0寸、8.0寸长和26号、28号粗细的芒针用途较多,8.0寸以上的芒针,一般临床应用较少。...
...本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真性脊椎滑脱 即因椎弓根峡部骨不连所致之前滑脱,此类最多见。 (二)假性脊椎滑脱 无峡部骨不连,仅由于脊椎或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椎体轻度前移位,较常见。 (三)后滑脱较少见。 上述...
...一般是九种针具。用的最多的是毫针。各针有各针的用处,视具体情况而定。灸一般用艾叶。 明·李蓇(公元16世纪)用4年的时间编撰写成了《刺灸心法要诀》等。这些宝贵的医学遗产,是我们后人进行临床继承,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这些验穴,穴数...
...所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他提倡针刺与气功相结合,主张临证取穴,穴少而精,治疗中风半身不遂、胃脘痛、哮喘、崩漏、小儿积滞等疑难杂证疗效满意,针治眼病尤有独到之处。 注重热凉补泻手法 郑毓琳领悟《素问·针解篇》“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
...耳针疗法是指在耳廓特定穴区通过望、触以及不同刺激方式来诊断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耳针法禁忌 耳针疗法是指在耳廓特定穴区通过望、触以及不同刺激方式来诊断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虽起源于我国古代,但广泛应用于临床,则是从上一世纪五十年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