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认识_【中医宝典】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研究祖国医学,逐步地把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的理论结合起来,创造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理论,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笔者现根据个人的认识水平,谈谈对中医辨证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99.html

中医治病原理研究和推广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申维玺认为,我国过去50年的中医研究虽然在某种中药或某一点的研究中取得过进展和突破,但中西医至今仍是两套互不相通的医学理论中医治疗疾病的科学原理仍然是个科学之谜,这也是科学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76.html

精工不辍 磨就“金针”——李恩教授谈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研究方法_【中医宝典】

...……”充分肯定了以临床经验为基础及中医中药相结合的中医科研方向。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历时37载,精工不辍磨就的“金针”——《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研究方法〈“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研究〉》,以此为指导思想,研究系统涵盖了上述范围。因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86.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本,足少阴之脉挟本,足厥阴之脉络本,足太阴之脉连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46.htm

周仲瑛_四合参之 望诊 闻--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灰黑为湿热久蕴,焦黑干燥为极津枯。同时,还要观察苔质的润燥,以测知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临证对的辨析,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外感内伤,分别掌握其重点。外感急性热病:重在观察舌苔,以了解病性的寒热,邪正的消长进退。内伤慢性杂病: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中医研究应发挥科学思维作用——访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兆麟教授_【中医宝典】

...细胞具有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该物质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助于肺泡扩张、减轻肺水肿。SARS流行期间,我们根据实验结果与另一老师合作撰写了一篇《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索难治性非典型肺炎(SARS)治疗的新思路》的短文,刊登在2003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67.html

揭示中药抗心律失常机理_【中医宝典】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周晋,首次运用基因钳等方法,揭示多种中药纯品有否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理,其中一些研究结果推翻既往研究结论,为指导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科学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近年,国内先后开发研制几种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476.html

科学发展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都难于用还原论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现代的信息论、控制论、黑箱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系统论、复杂性科学等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印证中医的科学性。模糊数学、虚拟方法论等,也可以为中医发展提供线索。 指导中医理论基础是自然生成论,而指导西医的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54.html

中医望诊_中医四_【中医宝典】

...病 中医辨病 中医视觉辨病 中医视口辨病 中医视目诊病 中医望“发”辨病 中医望鼻之鼻黄 中医望鼻之鼻黄色浊 中医望鼻之鼻孔干燥 中医望鼻之鼻翼溃蚀 下唇红肿 中医望鼻之鼻柱黑斑 中医望鼻之鼻柱塌陷 中医望鼻之准头赤 中医望鼻之准头红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wangzhen-713-1.html

中医存废余音缭绕_【中医宝典】

...现代医药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之上,已经是现代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医却独立于这些体系之外,其理论还停留在两千年前的水平上。张功耀吁请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 而以许多中医教授为代表的拥护者认为,以中医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40.html

共找到404,3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