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治疗百日咳_【中医宝典】

...(一)取穴 常用穴:身柱。 (二)治法 令患儿取坐或伏卧位,取准穴后以毫针垂直刺入,深3~5分,略作捻转,得气留针5分钟。起针后以1.5寸口径之小火罐速拔穴上,10~15分钟起罐(最好用玻璃罐,以拔处皮肤潮红为度)。再令患儿静卧1小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27.html

怎样避免火罐烫伤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人说:“只要经常拔罐,就难免不烫伤”,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因为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造成火罐烫伤主要原因是酒精用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火焰烧热罐口,容易叫罐口烙伤圆圈。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泡。前二种是真正烫伤,后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7-7.html

杨依方_科研成果:《南汇县领先医疗特色专科》----杨氏絮刺火罐疗法临床疗效和动物实验研究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杨氏絮刺火罐疗法是杨氏针灸疯科流派创始人、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杨永璇,在六十年代根据刺罐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创造一种多针浅刺,运用轻叩重刺手法,微微出血后加拔火罐以吸出汁沫稠液或瘀血凝块一种治疗方法,经过杨氏三代人,几十年临床使用疗效满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ifang/586-6-0.html

火罐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拔火罐法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9/895.htm

火罐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火罐在使用时应注意罐口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是用火在罐内燃烧、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方法。在使用时应注意罐口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操作方法如下: 1.闪火法:是用镊于夹住燃物,点燃并使火在罐内绕1~3圈后,将火退出,快速将罐...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58.html

怎样避免火罐烫伤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有人说:“只要经常拔罐,就难免不烫伤”,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因为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造成火罐烫伤主要原因是酒精用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火焰烧热罐口,容易叫罐口烙伤圆圈。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泡。前二种是真正烫伤,后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3.htm

百日咳火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令患儿取坐或伏卧位,取准穴后以毫针垂直刺入,深3~5分,略作捻转,得气留针5分钟。 (一)取穴 常用穴:身柱。 (二)治法 令患儿取坐或伏卧位,取准穴后以毫针垂直刺入,深3~5分,略作捻转,得气留针5分钟。起针后以1.5寸口径之小火罐速拔...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12.html

火罐种类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火罐种类:角制罐,竹制罐,陶制罐,玻璃罐,挤气罐。 角制罐 用牛角或羊角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口端用锯锯齐平,打磨光滑。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6cm、5cm、4cm三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56.html

紫微斗数源流_【360算命网】

...紫微斗数据传说大约是在北宋时期,由道家一位重要人物陈抟(陈希夷)所发明。紫微斗数前身是“十八飞星”,斗数略晚于五星术产生,大约与子平术(八字、四柱)同时,曾受到印度占星术影响。历 代研究斗数著作相比大大少于八字,因此斗数源流和传承...

http://wenxue360.com/suanming/archives/108.html

杨依方_杨氏絮刺火罐疗法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治疗工具:七星针、火罐。检查方法:<灵枢·周痹》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肤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chi坚转引而行之。”在病变部位和有关经脉循行路线上作循摸按压,凡有敏感点(视之或有血络,色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ifang/586-5-2.html

共找到847,4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