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兼虚热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人基本资料】 山西高××,年二十八岁,客居天津,于仲秋得温病。 【病因】 朋友招饮,饮酒过度,又多喝热茶,周身出汗,出外受风。 【证候】 周身骨节作疼,身热39.4℃,心中热而且渴,舌苔薄而微黄。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时或干嗽,身体酸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71.html

反复感冒的人就一定体虚吗?_【中医宝典】

...有的人在短时间内反复感冒,往往就自认为是“体虚”。但是,临床上所见的反复感冒的患者并不都是身体虚弱的人。要想搞清这个问题,还要从发病学角度加以分析。中医发病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原因,只有原因未阐明的疾病,没有无原因的疾病。致病的原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763.html

温病总论_《温病指南》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与伤寒迥不相同.伤寒必在冬月.温病四时皆有.伤寒乃感严寒之气.日传一经.宜分六经施治.温病乃感温热秽浊之气.传变不定.宜分上中下三焦.及邪之在气在血以治之.以古书所列温病而论.春初风木当令而病者为风温.春末夏初温热渐盛则为温热.夏令病...

http://qihuangzhishu.com/271/5.htm

温病兼下痢_【中医宝典】

...温病兼下痢 【病人基本资料】 袁姓妇,年三十六岁,得温病兼下痢证。 【病因】 仲秋乘火车赴保定归母家省视,往来辛苦,路间又兼受风,遂得温病兼患下痢。 【证候】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下痢赤多白少,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余次,舌苔白浓,中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88.html

温病真理之探源_《温病正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论疾诊尺》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玉版论要》曰∶病温虚甚死。此则温病之命名,及其诊候之法也。《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zhengzong/723-6-2.html

温病研究有重要进展_【中医宝典】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尤德渊副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通过免疫组化实验首次发现:角蛋白10可作为确定鲍温病肿瘤细胞水平方向侵袭范围的标记物,角蛋白14可作为鉴别鲍温病和鲍温癌的标记物。这一结果对于确定鲍温病在水平方向的切除范围,以及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76.html

温病_《伤寒大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以冬月天寒,人伤而即病者,名伤寒。若伤而不即病,寒邪郁而成热,至春而病者,名温病。《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同言太阳病,以不渴恶寒名伤寒,以渴而不恶寒者,名温病。然则《内经》所云,明温病之原,仲景所云,别温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dabai/682-11-11.html

温病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高秉钧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凡例 卷上 温病总论 伤寒温病辨(四则) 风温上焦篇 风温中焦篇 风温下焦篇 卷下 湿温上焦篇 湿温中焦篇 湿温下焦篇 附温病治法要略 附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zhinan5580/index.html

温病兼阴虚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邻村高××,年二十五岁,于仲夏得温病。病因 仲夏上旬,麦秋将至,远出办事,又欲急回收麦,长途趋行于烈日之中。辛苦殊甚,因得温病。其叔父××与其表叔毛××皆邑中名医,又皆善治温病。二人共治旬日无效,盖因其劳力过甚,体虚不能托病外出也。证候 ...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63.htm

温病正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王德宣(民国二十四) 周序 自序 上编 学说辩正 第一章 温病解释之正误 第二章 温病真理之探源 第三章 温病瘟疫之辨析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温病专书之概论 第三节 瘟疫专书之概论 第四章 温病学说之折衷 下编 正宗辑要 第一章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zhengzong/index.html

共找到9,4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