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热。花,主消酒。粉,味甘,大寒,主压丹石,去烦热,利大小便,止渴。小儿热秃,以葛根浸、捣汁饮之,良。东垣云∶葛根甘平,温,世人初病太阳证,便服葛根升麻汤,非也。朱奉议云∶头痛如欲破者,连须葱白汤饮之,又不已者,葛根葱白汤。易老云∶用此以断...
...目录 《圣济总录》温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温髓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人参 黄耆 细辛(去苗、叶)桂(去粗皮)各30克【制法】上五味,锉如麻豆。【功能主治】治髓虚骨寒,脑痛不安,身常清栗。【用法用量】每服9...
...目录 《金鉴》当归温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鉴》:当归温疝汤【处方】当归、白芍、附子、肉桂、延胡索、小茴香、川楝子、泽泻、吴茱萸、白茯苓。【功能主治】中寒冷疝。【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指清酒,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汤液,现在称为“汤剂”。把药物加水煎成汤,去渣,取汁内服。汤的吸收较快,作用易于发挥,常用于新病急病。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系临床着作。...
...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然其“勤求”、“博采”的是什么呢?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通过考证发现——《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汉书·艺文志·经方类》曰:“《汤液经法》三十二卷。”...
...证汤液之图(图)疟之为病以暑舍于荣卫之间得秋之风寒所伤而后发.亦有非暑感冒风寒而得之者.邪并于阳.则发热来水不能凉邪并于阴则发寒汤火不能温.并则病作.离则病止.作止故有时.在气则发早.在血则发晏.浅则日作.深则间日.或在头项或在背中.或在...
...血脉也。若与巴豆、砂、干漆、穿山甲、水蛭、虻虫如此有毒之类同用,则小毒化为大毒,其类化可知矣。汤液发汗用桂枝,补肾用肉桂,小柴胡只云加桂何也。《药象》谓肉桂大辛,补下焦热火不足,治沉寒痼冷,及治表虚自汗。春夏二时为禁药。《珍》云∶秋冬治下部...
...热,味大辛。辛,大热,味薄气浓,阳中之阳也。辛、温。无毒。《象》云∶治沉寒痼冷,肾中无阳,脉气欲绝,黑附子为引,用水煎二物,名姜附汤。亦治中焦有寒。水洗,慢火炮。《心》云∶发散寒邪,如多用则耗散元气,辛以散之,是壮火食气故也,须以生甘草缓之...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
...1298年 《汤液本草》序一 《汤液本草》序二 《汤液本草》后序 卷之一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脏腑泻火药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用药法象 药性要旨 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缺)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五味所用 药类法象 标本阴阳论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