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朝医药交流清代中期以前朝两国医药交往比较密切。朝鲜李朝景宗王自幼体弱多病,继王位后病情日趋恶化,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亲自派遣太医多人去朝鲜诊治景宗王病,但未能见效,同年十月,朝鲜译官黄夏成回朝鲜,清朝廷惠赠《赤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8.htm

清代军事医学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 一、部队军医派遣 在鸦片战争前,清沿袭明代制度,军医也由太医院派遣。如果军队需要医生时,由礼部选派两名医生乘驿前往,并派遣兵部官一人伴送,也有奉特旨前住部队。 总之,清代在新军成立以前,军队似无固定军医名额。遇有将士患病,多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4.html

新安医家“一以儒理为权衡”_【中医宝典】

...权衡”,不仅能从深厚儒学修养培养出高尚医德和令人钦佩敬业精神,而且将哲学精华加以弘扬,在学习探索中医医理及医技方面悟性极高,创新意识和发展观念很强,故而有许多新发明与创建,著书立说而名垂医史。 像这样新安医家不是个别,而是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78.html

清史稿》在线阅读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清史馆编写记述清代历史未定稿。它按照历代封建「正史」体例,也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一九一四年工作开始,至一九二七年大致完稿,历时十四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60.html

医家相轻与相亲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提到历史上医家之间关系,许多人会联想起“扫叶庄”与“踏雪斋”故事,说是叶天士与薛生白常互生龃龉,各在自己书斋取名上做文章,影射攻击对方,似乎不扫、不踏,不足以解恨。上百年来人们把它作为笑谈传闻。叶、薛二位均是温病学医家,从二位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2-10.html

中医医案学历史与成就_【中医宝典】

...史记》者,是因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25则诊籍。由于这些是现存最早而且较为完整医案记载,故谢说为是。然而下述证据又足以说明刘氏之不非,请试言之。 殷墟甲骨文已经有关于某人某时患某病或愈或不愈记载,可勉强称之为原始医案,惜其简而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1.html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宝典】

...临床医学 (1)骨伤科:这是蒙医学最具持色一种临床学科。明末蒙族正骨学家绰尔济·墨尔根,他虽然未曾留下专著,但他精通骨伤科事迹,在有关史书不乏记载。如《清史稿》载努尔哈赤白旗先锋鄂硕将军负伤箭拔不出,墨尔根就用手术将箭拔出,敷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6.html

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名《吴氏医案》)五卷(一作四卷),亦医家喜读之书。 十二、余霖 余霖(十八世纪),宁师愚,江苏常州人。少业儒,屡试不第,遂改攻医,博览医书。乾隆(1736~1795)寓居桐城,以其父染时疫,为群医误治而亡,乃归里奔丧。检视所用者,皆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清代前中期基础医学理论进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间毗邻关系。2、关于大脑功能新知识《内经》关于大脑功用,大抵是与耳目有关,未将大脑与神经中枢联系起来,也没有大脑主记忆观念。一般仍以“心”为全身主宰。道教经典比较重视脑,但也仅述及其为“上丹田”、“泥丸宫”、“神舍”。李时珍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4.html

『天医里』传奇-----清代医家叶天士_【中医宝典】

...发飘逸,精神矍铄。小斯斯文文,象个学生模样,他手里拿着笔和纸在听老者说着什么,不时点点头,停下来在纸上写点什么。 这就是苏州著名医家叶天士和他学生顾景文。 顾景文跟随叶先生学医已有一些年头了。有名师指点,加上自己聪颖勤奋,学力日进,颇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34.html

共找到962,0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