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文化和西医文化融合_【中医宝典】

...方法如‘望诊、切脉’等有可能被荒疏,甚至遗弃、失传。中医讲究整体观,更重调整主体,强健自身,认为正气内存,邪可干,故治病求本,但因缺乏现代技术引进,故对疾病研究不够细、不够深;而近代西医取得了很大成就,某些疾病从生理、生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98.html

横渠四句中医诠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高度关注。 实际上,横渠四句也可以作为我们中医修身、立志、学研、建业座右铭。 为天地立心,可以认为就是说医德。张载在《诗书》一篇中说:天无心,心都在人,医生为天地所立心,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所谓之天地良心,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119.html

从西方重视补充医学谈老子无为思想_【中医宝典】

...目的。这样才能使病人回到其自然生存状态。所以中医发展,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强调身心互动,调动人体自愈能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使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达到阴平阳状态。损有余而补不足,不治已病治未病。并以现代医学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32.html

高科技自然--问中医几度秋凉②_【中医宝典】

...纯净究竟意味着健康还是危险?生活医疗化到底是我们积极选择还是无奈退守? 中医以阴阳平衡论健康。对不是千方百计地找到它、摘出它、消灭它,而是重视它产生原因,改变它产生条件,引导它弃恶从善。这就像中国人看一个人往往按一个标准去论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82.html

浅谈中医养生大道(上)_【中医宝典】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 中医理论渊源流长,中医养生之道,内容丰富多彩,下面略举一二,以飨读者。 精神调养,提高防病机能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惔虚无,真气从,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人认为,调摄精神,就会正气兴旺,精力充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00.html

浅谈中医养生大道(下)_【中医宝典】

...平衡,是因为其指导思想就是平衡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道也,万物纲纪,变化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府也。治病必救其本。所以中医治病宗旨就是平衡阴阳,给机体内、外造就一种和谐环境。 养生保健,同样贯穿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33.html

中药方灵药原因何在?_【中医宝典】

...近年来,国人对中医认可程度似有所降低,常有人对中医疗效表示怀疑,为什么流传使用了几千年中医名方名药,现在不好使了?难道真的是时代进步了,中医落伍了中医业界专家同感是方灵药。 道地产地药材不再道地 道地产地药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34.html

中医治病所求中医治病所求"本"_【中医宝典】

...谈中医治病所求 宋兰 (一九九O年二月) 治病求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含义,古人论述繁杂,概而言之,为疾病根本性实质,专指病原,而是包括病因病机。明代张景岳以阴阳总括病,如《中医内科学,第一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79.html

手脚如何 中医专家支招_【中医宝典】

...夏天到了,天一热,手汗、脚汗偷偷来袭,有人甚至每天双手双脚都湿溻溻。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王晓丽介绍,这在医学上称为局部多汗,从中医角度分析,手脚出汗与人体质有关。 20~40岁年轻人经常出现这样问题,他们平时多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72.html

懂得 更知_【中医宝典】

...——读《实用中医禁忌学》有感 □ 周超凡 中国中医科学院 肆无忌惮,人间灾难,该书卷首引归元大师这一句话,初听之,危言耸听,细思,诚哉斯言!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如果百无戒忌,那是非常危险。 一阴一阳之为道,同样, 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7.html

共找到1,115,1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