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 1.钩端螺旋体病皮疹、皮肤瘀点较少见 较常出现腓肠肌痛、眼结膜下出血,早期即有肾损害,尿中出现蛋白质、细胞和管型,外周血液白细胞增多。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常出现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血清...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有发热、出血、低血压、肾脏损害等主要表现。治疗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一)发热期1.清开灵注射液60ml+10%葡萄糖250ml,静滴,一日1~2次。2.基本方药。...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高峰季节,也恰恰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多发季节。不少地方曾发生过把出血热当成了流行性感冒而造成死亡的先例,因此,必须认真对二者加以区别。 出血热和流行性感冒除了有头痛、发烧的共同症状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出血热的典型症状是脸部...
...典型的和特有的肾损害两特征的归纳为有肾综合征出血热,如出血性肾病肾炎、流行性出血热,朝鲜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和阿根廷出血热等;另一类为临床上缺乏典型的肾脏损害,很少出现少尿或尿闭,尿蛋白微量或正常,多尿期亦不明显等,称为无肾综合征出血热,如...
...精制疫苗,人群中初步试验三针注射后抗体阳转率可达70%以上。 2.各种病毒性出血热目前均无特效治疗方法,对大多数出血热病人,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应积极合理地对症处理,对确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应争取尽可能早期...
...1.腔道出血 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有发热、出血、低血压、肾脏损害等主要表现。治疗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一)发热期1.清开灵注射液60ml+10%葡萄糖250ml,静滴,一日1~2次。2.基本方药。...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现统称汉坦病毒(hv)。本病毒为有膜rna病毒,形态有圆形,卵圆形和长形三种,病毒核心为基因组rna和核壳,外层为脂质双层...
...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是由病毒引起、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出血、低血压等为特征。 本病应与流行性出血热鉴别,流行性出血热有一定流行地区,临床上有明显的肾脏损害和五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是由HFRS病毒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朝鲜和韩国被称为朝鲜出血热,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